产品经理@产品管理

产品经理该如何做需求优先级排序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2人  王小二家的猪猪

因为之前一直从事的都是toB的企业,因此以下的分析都是源于对toB行业的理解

在现在的toB互联网企业里,主要的需求来源有以下几个:

1. 销售人员

2. 售后人员

3. 项目团队内部

4. 客户爸爸

5. 公司战略

那需求这么多,到底我们该如何排优先级呢?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需求来源渠道的需求出发点

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提出需求,最大的出发点在于打单,即打动客户,赢下订单。而这些销售人员收集到这些需求的渠道无非以下几个:

1. 客户在现场的反馈

2. 竞品的压力

3. 自身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明显问题或者天马行空的想法

所以总的来说,销售同学提出产品需求,目的在于开拓市场

售后人员

售后人员是真正和用户(注意,这里是用户!只有真正使用产品的人员才会找到售后人员反映问题;对于toB产品来说,产品的购买者不一定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相伴的人,他们的需求,一般都是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希望我们改进的地方。总结下售后人员的需求来源:

1.  客户反馈

2.  自身在客户运营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3.  自身的一些产品改进想法

所以总的来说,售后同学提出的需求,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客户,以及提升客户运营效率

项目团队内部

项目团队内部,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团队,一般提出需求的场景有:

1.  通过运营数据发现产品问题,进而提出优化需求

2. 发现线上缺陷,进而提出修复需求

3. 通过竞品分析,为赶超竞品而提出相关需求

4. 通过产品规划制定,为实践规划提出细化的产品需求

项目团队提出需求的目的更多的在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自有产品体验,超越竞品体验,打造领先优势)

客户爸爸

客户爸爸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出一堆的需求,一般提出需求的场景包含以下几个:

1. 使用过程中遇到了bug

2. 希望我们能够优化某个功能

3. 希望我们能够新增某个功能

总的来说,客户爸爸提出的需求的目的在于更加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公司战略

公司高层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同时对公司的发展负责,会对公司各个产品线提出整体的需求,以实现公司战略的执行。而提出这些公司战略的场景一般包含以下情况:

1. 根据公司定位,完成公司产品矩阵的打造

2. 增加公司的收入来源

3. 对比竞品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4. 根据市场现状对产品做出相应调整

总的来说,公司战略的出发点一般在于公司层面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五个需求来源所提出的需求概括来说无非是:保证现有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为开拓更多的市场而做的产品调整,还有公司层面的产品调整

所有的需求来源都梳理完了,那到底这么多的需求,对于一条产品线的产品经理来说,该如何去做优先级排序呢?

在经过了几年的职业生涯之后,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最高优先级:法律的红线导致的产品调整

有些产品,由于违法或者踩在了灰色地带,公司意识到危险或者收到控告后,则该砍产品线就砍产品线!该砍功能的就砍功能!该整改的就整改!所有需求往后排!只有公司在,才有希望,无论产品线负责人多么不舍,这都必须是最高优先级的需求!

核心业务流程受阻

核心业务流程受阻,这样的产品根本无法使用!根本不能实现产品的定位!根本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初衷!这样的缺陷必须马上修复!马上!

公司层面的战略调整

公司层面的战略调整,这个应该是正常迭代中最高优先级的需求了。公司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例如商业模式或者价格体系的调整,或者产品线之间的整合与配合),会相应的投入较多的资源,各个产品线会以最高优先级去做响应,作为产品线负责人,这时候把公司层面的战略调整放在日常迭代的最高优先级没有任何毛病。而且公司的战略调整一般会提前公布,留有的时间一般比较充足,但任务一般也很艰巨(公司层面一动就是大动)。

现有产品的体验优化 & 为开拓市场而做的产品调整

这两类需求的优先级和产品所属的阶段有关:产品现在是在快速扩张期,还是成熟迭代期。

若是快速扩张期,这时候的市场远未饱和,市场瞬息万变,正是开疆拓土的好时机啊,这个阶段的迭代一般以满足市场开拓而做的产品调整为主

若是产品处于成熟迭代期,这时候市场成熟,用户接受度高,此时的产品迭代就以优化现有的产品体验为主了。

其实,这样做的本质判断标准是:投资回报率。

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同类需求间的排序

例如,同样是为了开拓市场而提的两个需求,哪个的市场需求更加迫切,那肯定就是先做哪个的。至于如何判断哪个市场需求更加迫切,则需要结合客户的业务需求以及竞品的压力,综合考虑后,才能够做出决定——而这就要求你需要去掌握更多的信息。

至于现有产品的优化迭代,则需要衡量哪个需求是对用户体验最大的优化,这个一方面可以通过运营数据来衡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用户的主动反馈次数来衡量,而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产品负责人做决策前的参考信息

而需求优先级排序决策这东西,本就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没有绝对的对错。若非要衡量效益,唯一的标准就是产品能否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并生长,而后枝繁叶茂

而真正的实践中,一般会在新功能的迭代中夹带一些功能的优化,又或者是在优化迭代中夹杂一些新功能的开发,中间都有一个度,但每个版本一般都会有其主要目的:是以优化为主,还是以新增功能为主。

以上是我在这几年的从业生涯中所总结的需求管理经验,或对或错,望能对你有所裨益,愿我们同在产品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