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NB项目引发的思考: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一个段子曾经在项目管理朋友圈流传,题目是《一个NB项目的上线过程》,故事采用喜闻乐见的图说的方式,看完令人忍俊不禁。
01. 一个NB项目的上线过程
故事是这样的:话说从一个需求开始……
故事看完了,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该是反思的时候了。
我搜索了一下网上类似的段子还有不少,大部分看完之后,包括作者仅有“呵呵”二字而已。这两个字的含义有很多,包括:无奈、痛苦、讽刺、漠不关心、好笑等等。但是几乎没有哪个给出解答。
为什么现实中的项目会如此的奇葩,几乎可以写一部《二十年之项目现形记》了。很多人认为,项目的这一切的“苦难”归根结底来源于不确定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也许你会想,如果项目一开始就把需求定下来,后面不要变,那么项目就好做多了;这种项目虽然很理想化,但确实是人们摆脱痛苦的一种方式,即“掩耳盗铃”法或阿Q精神。不论你喜欢不喜欢,项目的变化总是在那里!当然,还有一种解除痛苦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认识这种变化。
项圱的观点是:项目的价值来源于变化。既然变化是项目价值的源泉,那么我们将从根本上了解:变化并不是造成项目痛苦的原因,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你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变化对于项目的意义,也就不能掌握应对变化的方法,这才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02. 项目的价值源于变化
世界是变化的,变化决定了项目的特点。
项目的变化是由项目的特点决定,项目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独特性与临时性。
独特性意味着,当前的项目与以前的项目多多少少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是创新性很高的项目,将完全没有可以参考的以往项目。独特性意味着项目上有新的知识有待认知。知识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描述,人不可能掌握任何事物的全部知识。不能认知和掌握的事物产生了不确定性,也就是变化。
临时性,是变化的结果。因为商业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需求,从而催生了项目的产生,项目就是为了满足新产生的需求而临时启动的。需求是由人提出的,需求本身因为人需要存在不确定性,即会变化所导致的,变化了的需求可能是原来需求的完善,也可能变成了其他的需求。所以因需求启动的项目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当需求得到满足或者需求不再存在,那么项目必然就会结束。
如果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从一开始(上帝那)就是按照固定的程序运转的,那么也许现在根本不可能有人类,至于会有什么决定于上帝的程序是怎么编。正是变化的存在,才产生了这个世界,才产生了你我,所以说项目的价值来源于变化一点都不过分。期望项目中不要发生变化,只能是痴人说梦,徒劳无益。
03.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世界是变化的世界唯一变的就是变化。
中国有一本奇书《易经》,其中的“易”这个自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变化,另外一重意思是不易,不易的意思是指: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中国哲学研究的就是变化之道,而西方人喜欢把世界固定下来看。所以虽然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他晚年却极力反对量子力学,他不能接受世界是不确定的,也就是没法用一个公式算出确定的结果,所以他说“难道上帝是在掷骰子么?”。虽然量子力学并不是当前终极的物理理论,但是它的很多现象已经可以颠覆我们的世界观了,其核心思想就是世界是非定域的,也就是你无法确定的计算世界的当前和未来的状态,事物大发展是随机的,但是这种大量存在的随机性由造就了我们当前看到的看起来不怎么变化的世界。
据研究人类的大脑是一量子计算的方式工作的,大脑产生了意识,而人类的意识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确定性和喜欢模式。
不确定性,是指人类思维的结果存在很大的无法预测性,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人的心、海底针。这种不确定决定了人的想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也是有价值,如果每个人想法都相同,世界也编程黑白或机械的方式了。在科学研究中当需要随机数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计算机产生,一种是通过人产生(就是找很多人,随便说出一个数字),而通过人产生的随机数的计算结果往往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喜欢模式,一方面每个人的意识千差万别,但是人脑又喜欢世界中有规律和有序的东西,人一生下来就不断的用他的感官在感知世界的模式。看书学习、娱乐游戏、沉思揣摩都是在寻找模式。没有模式,人脑就会感到无聊、恐惧和痛苦。
所以世界本源就是变化的,但变化不意味着没有规律。我们所能做的是认识和适应变化,掌握规律,而不是对抗和逃离。
04. 计划有助于认识变化,事物只能渐进明细的认识
1. 对事物只能渐进明细的认识
经常听一些做项目的人讲,既然项目总是在变化,似乎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那干嘛还要做计划。这要先从项目的第三个特点说起,即项目的渐进明细性。由于可能发生变化,应该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反复开展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工作,对计划进行渐进明细。渐进明细是指随着信息越来越详细具体、估算越来越准确,而持续改进和细化计划。
2. 根据项目渐进明细的特点我们可推论
(1) 计划是对不确定事物的认识
对无法认识的事物,那么我们就无法对其有所作为。将不可认识的事物进行分解,或者先认识事物的一部分,这种过程产生了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完整的自洽且相容的体系就是科学。
项目也是事物的一种,因为项目的独特性导致我们不可能对项目一开始就能认识透彻,所以指导我们认识项目的原则是渐进明细,具体的方法论是滚动式规划。理论上讲,在项目完成的时候我们应该获得对项目的所有的信息,但是在项目的初期阶段我们对项目的认识最少,信息过少就无法做出决策,没有决策就不能指导我们的行动。为了获得项目的信息,那么我们的手段是做计划,通过做计划来增加对项目不确定信息的认识,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就可以指导我们采取行动实现项目的目标。
有时候项目过于复杂,连计划都无法做出,我们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按照既有的经验,在未来可能的几个方面做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刺破屏障,让隐藏的信息暴露出来,然后再据此制定可行的计划。所以有些项目的调研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敏捷项目管理中也经常使用一种叫做“探针”的方式来获得项目的信息。
正是通过不断做计划,抽丝剥茧的方式来逐渐增加对未来不确定的认识。没有足够的信息就开始行动,那么项目只不说是看起来很忙的布朗运动而已,不可能产生任何结果。甚至连错误结果都不会产生,因为没有计划,你无法判断结果的好坏。
(2) 渐进明细说明不可能有完美的计划
渐进明细的特点还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开始认识项目所有的信息。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计划。既然不会有完美的计划,那么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去追求所谓的完美计划就会导致巨大的浪费,尤其是项目工期的巨大浪费。
所以,我们要承认计划是不完美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就不做计划,因为知识的获得是意识将事物进行对比而获取的。如果没有计划,那么自然你就无法指导未来项目将往那个方向变化,简单来说你连自己如何失败的,是对是错都无法判断。
(3) 渐进明细要求需要持续的计划
承认的计划不完美,那么在做计划的时候,只要做到“足够”就可以了。那么什么是足够呢?所谓“足够”,就是说你当前的认识能够指导你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行动就可以了。这一段时间可以是1天、一周、一个月、半年。在敏捷项目管理中,往往只做2~4周的详细计划。因为承认计划的不完美,所以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要持续的计划,通过持续的计划来适应变化。
05. 结 语
正因为世界的变化才导致项目的存在,对于项目计划,可怕的不是变化,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哪了?对于那种出发时不知道去哪、到了不知道是哪、回来后不知道去过哪的哥伦布式计划,是我们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极力避免的。计划可以不完美,但不能没有计划。
【利海原创】【欢迎转发、严禁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