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什么希望培养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孩子?
文/麦米兜兜
早上在小区里,听到一对母子的谈话。
大冬天的,孩子拖着行李箱,看样子像是要出远门参加什么课程的学习。孩子仿佛不大高兴父母的安排,一路上都在表达自己的各种不情愿。末了,妈妈说了一句,你都多大了,啥时候才能让我满意?孩子听了更加生气,回道:我还不满意呢。
父母为什么希望培养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孩子?
1
让父母满意的孩子就一定好么?不一定。否则就不会有人抨击妈宝男了。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妈宝男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妈妈说的永远是对的。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妈宝男是教育负产品,但是从整个家庭来考虑,培养孩子其实是家庭的需要。
从家庭需求的角度,父母是相对确定的家庭需求达成者和家庭利益维护者,孩子则是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一方。听话的孩子、让父母满意的孩子确定性更强,更容易和父母保持配合上的一致性,也更容易为家庭决策者所接受和认同。
如果孩子不去学习,那么父母之前的投入估计也是前功尽弃,打了水漂。因此,与其说父母追求一个满意的孩子,不如说父母是在淡化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家庭的影响。
2
在一次分享会上,有一位导师说,为什么现在家庭教育难以触及和影响到家长,是因为很多家长内心根本不接受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存在负面影响。就比如熊孩子问题,都知道背后有熊家长。但是,几乎没有家长愿意承认自己就是那个熊家长。
孩子会天然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心理学效应中讲到想要快速取得他人的好感,你可以模仿对方的动作,原理是相似度带来的心理愉悦感。
熊孩子不是一日养成的,在外面熊,在家里一样也是小霸王。如果不是熊父母,那么孩子在表现出熊孩子特征时,父母应该是最先表现出不适应的人,根本不需要通过他人来检验。
既然是家庭的需要,那么培养孩子也会较多体现家庭决策者的意志,即让谁高兴的问题。不难发现,妈宝男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这块一般母亲拥有比父亲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妈宝男通过放弃自主选择达成与家庭决策者母亲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3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让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很累,却是挣脱不了的枷锁。
古代汉语里“不肖”同“不孝”,就是说,不像自己的儿子,就是不孝之子。这里的“相似”,指行为和价值观。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家庭文化,越是强势的父母越具有“文化自信”,也更倾向于通过家庭内部改造达成大一统。大户人家、豪门家庭,总是充斥着各种繁冗的规矩。同样是一种“文化自信”下追求大一统的体现。
我们在生活中的确常会见到和父母撕扯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在关注孩子的表现,并习惯使用一个标准作为衡量,那就是自己是否满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通常父母的生活都会比较开心愉悦,并以此认定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就是好的、正确的。
4
和谐的亲子关系不是建立在高位上的施压,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尊重和沟通。
心理学家认为,从来到这个世上,孩子就有一股原初的活力。孩子的很多行为,尤其是是那些对抗父母的部分都饱含一个被忽视的需求。
但是孩子的“需要”却很少被父母看到,或者只会遭遇暴力镇压。
关于今早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话,乖乖去学习;孩子则一脸不悦地屈从了母亲的安排。
试想如果这位妈妈能够停下来耐心听孩子说说自己不去的理由,也许又会是另外一种场景。
当父母用孩子应该让自己满意来要求孩子,实际上也就关闭了和孩子的沟通渠道和孩子成长为独立个体的机会。
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动力被压制,久而久之变成了我们想要的乖巧模样。而那珍贵的生命的力量,同时在悄然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