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备

旧事重提08:与专家一起集体备课之《烛之武退秦师》简述

2021-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耘心

真无法想象,十年前我是怎样把这几次集体备课活动全程记录下来的,与专家一起研究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现在回味,仍觉意义不凡。是为序。

时间:2011年9月22日下午

地点:上师大微格教学研究室第5室

成员:第五组全体成员

主持:组长闫韧

指导专家:童志斌副教授

研讨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研讨话题:文言文的文本解读及学习目标定位与达成。

这是我们第三次集体备课,这是一次不断使人启思开悟的集体备课,这是一次面对最熟悉的课文时仍然让大家思维不断滞塞不前又不断启思开悟的集体备课。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好像从来不觉得是件什么难事,因为我们的目标很是明确:梳通文意,掌握文言词句的语法理解,其它的便不再有什么难点重点,因为高考文言文占19分,3分的选择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3分的选择题考查信息筛选,3分的选择题考查内容的概括与评价,然后是10分的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为基础的语句翻译。

但这一次,突然要认真严肃地思考一篇文言文到底具体要教什么时,却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平时更多的是从考试的角度出发以处理文言词句为主,很少进行别的深入的探讨,当然早知道这样的教学是一种对语文的破坏,是一种引不起学生任何学习兴趣的教学,是一种纯粹为了应试而没有语文内涵没有人文感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的教学,是一种明知不可却不得不为之的教学,是一种让人“吃着并恶心着又不得不吃”的教学。但是,现在我们想寻求一种正常的符合文言文应有的教学需求的教学,想寻求一种在不考虑考试因素的真正符合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真正属于语文的教学。没想到真的很难,难得大脑一篇空白。平时的工作中我也做过一些相应的探索,如略微淡化一下文言词句语法知识的要求,侧重一下内容的分析与人物内在精神的解读,注重文章的人文性,但这之间的权重分配总是把握不好,很多时候为了解决文言知识就已经花费了几个课时,其它内容想进行探讨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平日里的一课一练的教辅资料,几乎都是在以考查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活用、文言句式、句子翻译为主的文言语法知识习题,我们几乎别无选择。

我们试着寻找突破口:

文言文,当然还得教文言知识,文言词句当然是绕不开的因素。但到底哪些需要讲哪些不需要讲呢?放眼一看,好像句句有文言知识点,处处都需给学生讲析点到,每个语法知识点感觉都应当让学生理解接受,什么“之、于、以”等虚词,什么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什么名词做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意动,什么介词、连词、表并列、表转折,什么“所”字结构、固定搭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处不是知识点,无处不需要点拨讲解,无处不是重点考点。可是我们不想把文言文讲成文言知识大拼盘。那么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呢?

童教授点拨:我们是不是在讲解文言知识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句子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本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但是里面确实存在着一个文言的语法现象,我们是不是在学生本已经理解之后,又回过头来问这里面有什么知识语法现象呢?大家觉得这正常么?我们讲知识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讲知识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句,可是我们却反了过来,学生本来是理解了文句的,我们却又往里面硬塞进去一个所谓的知识,这是帮助学生呢还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呢?

我们恍然:教文言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学生准确地理解内容服务,学生有了疑难,我们才需要知识的传授,以帮助学生化解疑难。那么很快我们形成这样的认识:文言文中常用的容易记混的、学生不易理解的、有特殊含义与用法的文言词句,才是我们讲析点拨强化的重点,而学生可以凭借他们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感能力理解的词句,以及可以通过课下注解轻松理解的词句便不再做课堂教学重点。

很快我们进行了逐段梳理,根据对学情的预测,明确我们的文言知识教学重点。

接下来我们教什么呢?这里面还有更多的内容啊,有人物形象分析、有劝说艺术、有外交智慧、有人物精神内涵等等,哪是教学的核心因素呢?什么当教什么不当教呢?

我们很快想到褚树荣老师做报告时提到的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三文结合”:文言词词、文学鉴赏、文化传承,那么针对这篇先秦史传文,其文学鉴赏的因素在哪里呢?很明显不是很突出,它又不同于唐宋散文,有相当的文学鉴赏的价值,因此此文在文学鉴赏方面不应作为重点,可以排除。那么文化传承呢?什么是文化传承呢?是不是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精神内涵呢?那就是文章主题的探讨了。

我们觉得我们又走进了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

童教授再次点拨:你们应当知道,一篇文章有其原始价值,也有其教学价值。如果是原始价值的话,你读出什么就可以讲什么,他的作用无限宽广的,如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历史老师可不可以讲呢?完全可以,可以讲历史事件;地理老师可不可以讲呢?可以讲地理位置,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当然也可以讲,但我们讲什么,当然它在语文老师眼中是什么我们才去讲什么,可是在我们语文教师眼里到底是什么呢?是历史是地理是政治还是文学?

我们再次领悟:语文就是要教语文的东西!而且还要考虑文章的教学价值特别是语文的教学价值。那么这就需要考虑文章在教材中的用意:课下注解有明确的说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我国优秀的散文著作。很显然本文是叙事散文,而中国古代写文章最讲的究是什么呢?

很快我们联想到王荣生教授在报告中所讲的文言文应是一体四面: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意思是我们要把它当作文言文来读,要把它当作文章来读,而这里的文章可以理解为文章布局谋篇,因为中国古人写作最讲究的是章法,这是与现代散文最大的不同。很显然,这篇文章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文章章法的研讨上,那么这篇文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什么是章法呢?谋篇布局,结构特点,写作顺序,详略安排,波澜起伏,收放自如,等等。那么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很显然是一波三折悬念叠起及详略精当的叙事艺术。

至此我们确定了二个教学目标。

但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很显然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如何处理这一点呢?

我们是分析作者如何表现人物形象呢,还是分析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这二者可不可以统一起来呢?如何分析呢?

经过研讨觉得二者都应当兼顾,分析文章是怎样在叙事之中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的。

但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学生能认识到什么又不能认识到什么呢?首先我们先得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烛之武是一个勇士、智士、义士、辩士,他勇敢、智慧、忠义、能说,那么如何分析人物的这些特征呢?哪些需要分析哪些其实根本不需要分析呢?那要研究学生能一下子看出什么,哪些虽然看出其实并看不透的是什么。

其勇、义是很明显的,而智与辩虽明显但是如何体现的呢?需要挖掘。

如何展开分析呢?

首先我们想到必须抓住第三段烛之武的辞令展开分析,从哪里分析呢?一是烛之武的话是很有层次的,是一层一层展开的,这个层次是需要引领学生解读出来的,二是烛之武的话是紧紧围绕一个“利”字展开的,处处从对方利考虑,而实质是为自己的利服务。这两个特点是需要关注的。

别的好像我们也找不到什么可分析的地方了。

童教授此时又一次点拨:文中有一个课下注释,“肆”,意思是扩充,那么这个字能不能换成“扩”呢?改成“又欲扩其西封”,效果有什么不同呢?“扩”比“肆”是不是少了些什么韵味呢?是什么韵味呢?在烛之武劝说秦伯的话中还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用词,他故意不选取那些表意本来可以更清楚用词可以让大家更熟悉的语言,而却用一些相对陌生化的或不直接表达愿意的词语,是什么用意呢?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构造,要关注文学陌生化的语言特点。

我们很快回想起王荣生教授在讲文言文教学核心价值时,提出了两点,一是章法考究出,二是炼词炼句处。我们在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时,特别在分析他的智如何智时,从炼词炼句处着手,是不是更能看出其用心呢?于是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收获极大!

很快我们确定了本文的三个教学目标。

然后进一步分析学情,研究三个教学终点的表述以及如何逐步达成的方法与落点。但这一点已相对轻松了。

经历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我更认识到,教什么决不是一件容易确定的事。我们对文本的定位与解读往往过于轻率,在轻率的理解与浅层次的解读背景下,以及在一心为了考试这一种极为功利的教学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往往是在进行一些语文教学上的破坏,是在对学生语文兴趣的一种阻扼。这次集体备课我们的思路是一再地受阻又一再的找到突破,首先得益于专家的不断点拨,再得益于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与探索,还有我们不安于不满于现状的心。山重水复终柳暗花明,弥雾重重幸启思开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