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用户代言人:淘宝成功真正的原因,是支付宝
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
无人商业,品牌体验店,渠道服务化。新零售的效率,还会催生出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呢?
小张开了家公司,专门代理销售某著名保险公司的产品。前几年生意还不错,可最近几年,市面上消费者可选择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多。有些类型的保险,明显是别家的更好,但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小张不得不把自家的东西吹得天花乱坠。即便这样,保险还是越来越难卖。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它的本质。
产品是保险公司的,钱是用户的。小张是个中间人。在过去,小张这个中间人,是站在保险公司一方的。小张只有一个目标:把保险卖给用户 …… 不管产品好不好。但是现在,用户懂得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广,他的生意当然越来越难做。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当保险公司和用户的利益不一致时,小张选择了帮助保险公司,因此被用户抛弃。
那应该怎么办呢?
概念:用户代言人
也许小张可以考虑转型,从“产品代理人”,变为“用户代言人”;从站在保险公司一方,变为站在用户一方。也许小张可以考虑,把他这个“中间人”的交易结构,从分享保险公司的产品差价,变为赚取用户的服务佣金。
什么意思?
在《5商 | 基础篇》第39课,我们学过“用户代言人”的概念。用户代言人,就是从首先倾向于卖家,变为首先倾向于买家。
我们举过淘宝的例子。
淘宝早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支付宝”。支付宝的逻辑是,你一下单,货款就打到支付宝,锁死但并不支付给卖家,只有你确认收货后,卖家才能拿到钱。那万一用户收到货就说没收到呢?用户就没坏人嘛?当然也有。具体问题可以具体解决,但我首先要倾向于用户。
淘宝转身,成为了“用户的代言人”,并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制造商、品牌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无法转型做电商平台的原因。
曾经,一家中国最大的制造商、品牌商之一,让我看他们的电商平台。我问,你们的平台上卖竞争对手的产品吗?他们很诧异,当然不卖。我说,那你们就是自己“产品的代理人”,而不是“用户的代言人”。
他们说:我们以用户为中心。
我说,你首先要承认,一定有些产品,你的竞争对手做得比你好。如果你真的以用户为中心,这时候你应该允许,甚至推荐用户去买竞争对手的产品。这才叫做“用户的代言人”。
他们一听恍然大悟,但也大汗淋漓,咬牙说,那我们也卖竞争对手的东西。
我说:竞争对手也不会给你卖,因为担心你会向他们的用户兜售自己的竞品。真想成为“用户代言人”,你必须和自己的产品利益分道扬镳。
运用:
今天,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用户代言人”。
旅行网站自己没有飞机,没有酒店,这样他们才能像黄世仁一样,代表用户,向航空公司、酒店下狠手;盒马鲜生自己不养帝王蟹,不种菜,这样他们才能像葛朗台一样,代表用户,计较每一分钱的生产利润。
从交易结构的角度理解,“用户代言人”其实就是典型的“反转交易结构”,把零“售”变成了零“买”;把代表企业“卖”东西变成了代表用户“买”东西。
我们举过很多次美国会员制超市Costco的例子。
Costco的综合毛利率只有6%,其利润主要来自于会员费。它在美国有2000万会员,每年的会费是100-120美元,续费率达到了90%以上。为什么用户愿意交会员费?因为东西太便宜了,用户稍微多来买几次,会员费就赚回来了。
Costco会员费的本质,是用户付给Costco的代购费:你收了我的代购费,就用心帮我去“买”最优质、最低价的商品。做得好,来年我还续费。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小张应该怎么办呢?
他可以从“保险代理人”转型为“保险经纪人”,不再帮助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卖”产品,而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帮助他们“买”产品,不再赚取保险产品的差价,而是赚取用户的服务佣金。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一样。一切交往的起点,都是让对方获益。所谓的人脉,不是那些能帮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今日得到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1.从“产品代理人”变为“用户代言人”,就是从站在企业一方,变为站在用户一方。
2.“用户代言人”就是从帮企业“卖”产品,变为帮用户“买”产品,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4323674/6d38d0de73762a4b.png)
你还见过哪些商业模式,属于“产品代理人”呢?他们可以转型为“用户代言人”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与大家一起,过过招。也别忘了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也许能够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