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堂改革

翻翻同学的评论忽而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感觉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1人  复旦金声缘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翻翻同学的评论忽而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感觉

       杨梦雨  李士金 张凤娇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文化创意”[2] 的本质是提高人类生命的层次。学术批评则使得文化创意具有独特的意义。袁编云:“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上文所云“文风”“诗风”要注意概念的内涵,“文风”可能是指文章风格,也可能是指整个文坛的文风问题,包括了“诗风”。袁编把“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与“历览遗编,研味前作”的主张作为对立面加以比较论述,不妥,二者并不矛盾。任何诗人要把诗写好,都必须“历览遗编,研味前作”。至于“重视生活内容”,西昆体诗人也不可能“轻视”生活内容,关键是重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生活内容”概念很大,凡是诗人都不可能离开“生活内容”,浮靡诗风反映的是浮靡的“生活内容”。袁编认为“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3]  ,那么,为什么反映农民生活疾苦和人民不幸遭遇的诗歌不是“更重要”的呢?欧阳修“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诗歌在数量上必然比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诗歌多得多,然而,数量多未必便“更重要”嘛!

翻翻同学的评论忽而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感觉

依稀记得初见李老师时,就被他仙侠道古般的气质深深折服。因而十分有幸能够在本学期听到李士金老师讲课。眼看课程临近结束,李老师的教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二是开设课堂研讨园地;三是举手投足间的健康和神气。作为一名师范生,直到我学习了教师综合素质的相关知识,我才知道像李老师这样的教学才称得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尤记得开学第一课,李士金老师就给我们分配了教学任务,让我们从宋元文学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家,搜集其相关资料整合成ppt,充分发挥我们师范生的专业性,在课堂上生动的讲出来。本以为只是简单的讲述ppt,但是李老师真切认真的模样不由得使我们重视和珍惜自己唯一的一次展示机会。不同于其他课堂的讲课,在同学们相继讲述自己的ppt之后,李老师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上述同学进行一一点评,并且带领其他同学回顾该同学讲述的重点、难点。而同学们也要逐一站起来说出印象最深的关键词、句。课堂安排无疑是紧凑的,但是李老师的幽默又使课堂变得如此活跃轻松。不禁感叹每每上李老师的课,时间总会流逝地如此之快。李老师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便利,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开设了一块课堂研讨园地。对于头一次接触这种教学方式的我来说,无疑是新奇的。这块教学园地就是我们教学的载体,在园地的主页上,老师着重强调同学们要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上网“窃取”他人的观点是毫无意义的,只要是同学们能够有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一种收获。此外,李老师引导我们注重研讨的细节,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块园地上,每每探讨当堂课某位同学的讲课细节时都是对整节课的一个回顾,于其中发表的言论都是一次思考。闲暇之余,翻翻其他同学的评论,忽而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感觉,也加深了我对该堂课的印象。最后,就要说说李老师其人了。李老师在课间经常给我们讲述他的生活之道,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作为资深老教师的“年轻活力”,李老师是爱运动的,他最爱穿的就是运动鞋,课余喜欢打打乒乓球。穿着白净整洁的衬衫,最爱背的是一个洗的发白的布包。为人勤勉,坚持早起学习。注重养生,经常告诫我们年轻人要注重饮食、睡眠。无疑是为人师表,看到他,总会心生惭愧,深感自己的不足。不禁激励自己,要向李老师学习。在李老师的课上,我讲的内容是《柳永》,还记得李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着重讲述柳永的“多情”,而对于这一快,我虽准备充分,但只简单的展示了一下ppt。其次是我的普通话问题,我的语速过快,在一些发音上还不够规范。这也使我在今后的学习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普通话问题,慢慢改进自己的发音,争取早日克服困难。(杨梦雨)这个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是李士金老师为我们上的。第一次见到老师不是在课堂上,那时候看到一位老师,有着长长的白胡须,感觉这个老师真的很有个性,有种仙风道骨的感觉。直到第一节课,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士金老师啊!他一上课就告诉我们,古代文学并不神秘,古代文学就是古代人民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他告诉我们要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要有理想地学习。而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老师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准备一篇作品上台展示。同学展示的时候,他会在下面认真的倾听,还会给出自己的建议,让我们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像一名教师。老师不止向我们传授古代文学的知识,他还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他从古代文学中提取得来的信息来教育我们,使我们从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好。他要求我们加大声音,要求我们做的课件要有大的信息量。每当有同学的课件做的很好或是讲解得很精彩的时候,老师的脸上都会洋溢着笑容,满意地点头表示赞赏。老师要求我们听课的时候要注意细节,他希望我们摆脱中学时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思想更加开阔一点,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老师会从同学的讲解中提取信息,对我们进行教育,比如苏轼,欧阳修,柳永等那些大作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多情,是与个人的遗传结构有关系;陆游长寿,是因为他注重养生;有的诗人虽然文学成就很高,但是人品有问题,告诉我们人无完人,这些人都不是圣贤,都是有缺点的。每次展示结束后,让我们讲出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来让我们复习一下之前获得的信息,加深记忆。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宋元文学,了解了宋元一大批诗人词人和剧作家,欧阳修,王安石,苏黄,柳永,陆游,元曲四大家等等,还学得了许多的文学常识,还从同学们的讲解中知道了许多大作家大诗人的一些非常有趣的奇闻异事,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许多古代的文化习俗,在欢笑声中去了解这些诗人作家,了解宋元文化,实在是获益匪浅。老师也会让我们在他的博客的关于我们班的文章下面,写下我们自己的感想,因为这可能会被保存很长的时间,等我们老了,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东西,也是一笔财富。其实我觉得这一学期李士金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我们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所学到的关于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也会是我们的财富。(张凤娇0115110235)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被扭曲的传统道德氛围中,作为人的本能的欲望受着无比残酷的压抑,这些生机勃勃的欲望在当时文明道德的压迫下渐渐成为一种潜在的意识,但人性对于压抑性文明的反抗往往也是非常激烈的,经常通过幻想的超自然的方式充分而深刻地流露出来。这在唐传奇《任氏传》中也有充分的表现。在这种通过幻想形式诉诸形象而表现出来的人的潜意识亦即人的本能的爱欲的艺术世界中,仍然是压抑性文明取得了最后胜利,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人性违背了现实原则。我们常常痛惜美好的东西的毁灭,形成实际上是审美的强烈的感受,但却又不知道悲剧的根源何在,甚至悲剧所给予我们的快感心理,令我们有时希望悲剧的发生。因而也就自然给人类的情绪染上了浓厚的虚无和悲观的气氛。世界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往往给人造成许多的疑难和迷惑。我们发现在作为文学的艺术世界中人们总是多多少少地激烈而隐约曲折地反抗着压抑性文明,冲破了许多的传统道德,从而给沉闷的现实生活带进了一股股新鲜异样的气息。毫无疑问,文学之作为作家观念对生活有选择的反映便具有了美的价值。但文学既然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现实原则对人性冲动的享乐原则施以残酷的镇压的情景也会在文学中流露出来。这样,文学又在不知不觉中给了人们无穷的教训,而如此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其说是教导人们去如何生活,不如说是告诉人们我们不可能有人性的自由发展,否则,我们将被现实原则的铁拳打得粉碎。因而,毋庸讳言,这实际上是教会人们安分守己,不思进取。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危害性,这种对于人类心灵的潜在创痛,是人类历史发展缓慢的重要根源之一。 [4]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周想成,李士金.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第一回文化创意思想述论[J].北方文学,2017(10):78-79.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45页。

[4]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