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客学习学

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1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花落知多少xm2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

2,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4,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5,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6,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7,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

8,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9,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10,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13,教学评价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4,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15,转变教师角色,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

16,教师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力图在课堂上创设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想象、质疑、分享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17,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8,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功底,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对语文作品的鉴赏力,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语文教学技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