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我的日更计划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书:非暴力沟通(第十天)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文心儿


01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惩罚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比如让孩子去干一件事,我们一开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说教,被管束,被挑剔。她的反应就是:“谁要你管呀,烦死了。”

强制力往往代表了权力和暴力,总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也往往被用来作为惩罚的工具。

孩子不愿做某事原因很多,体罚显示了大人的优势,也显出你的无能,更呈现了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会你潜移默化习得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代代相传。所以要把非暴力沟通运用到生活中,需要不断的锤炼,需要我们的‘理智脑’控制住我们的‘情绪脑’,以免使我们的言行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02重获生活的热情

看到这章节的题目,我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句话,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继续看,依然强调的是“倾听”,倾听在生活中有多重要,在咨询师这里有多重要,倾听需要全身心地、一动不动地听,你的专注对方会感受到,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会觉得你懂他、你接纳了他。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作者在文中说有人问他:“是否认为这组病人碰巧是特别合作的病人。”他回答:“一旦我不把人当作诊断的对象,而专注于彼此作为人的感受和需要,人们通常都会有积极的反应。”

这让我想到了课堂上老师也反复强调的,我们不能把来访者当病人,或者就当成一个物品看待,首先一定要把他们看作人,并看作只是有某些情绪的正常人,而不是贴标签抑郁症,而是说你只是有此抑郁情绪,这样来访者的认知也会改变,不会认为自己有病,只是有了某种不好的情绪需要处理。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阳光,渴望向上生长的,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行动,生活中不断地正强化,就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就像我的一个咨客,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给他,我要求他每天晚上临睡前写出三件让他开心的事,起初他认为自己的生活糟糕透顶,怎么可能还会有开心的事,在我的解释和引导下,他努力回想自己一天当中发生的所有事,写出了三件事,一直坚持写,慢慢地他自己也发现了,原因生活中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只是我们只关注了那些不好的事情。

多关注积极的行为,多关注美好的事物,你会发觉阳光透过缝隙照到了你,它没落下任何人。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游记专题

亲子专题

故事、随笔

读书、观影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