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智慧课堂

“大问题”教学设计初尝试

2021-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山黄小海

福州市中山小学 黄小海

厦门之行有幸听到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讲座 《大问题教学的实践探索》。讲座中黄老师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大问题教学,还手把手的带着大家进行大问题设计。回来后心里痒痒,就拿出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分数乘整数(例1)》来尝试设计“大问题”,并进行基于“大问题”下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确定目标

教材内容 教师用书《分数乘整数(例1)》

通过分析教材与参考教师用书,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二、找准核心,开放设问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教学任务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于是设置本节课大问题:

大问题

三、基于问题,设计教学

(一)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课堂开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提出大问题:分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计算?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思考交流,理解算理

任务一(理解层级)

出示任务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加法或者乘法计算,用乘法算式的学生可能有的会算,有的算错,有的不会算,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形成任务一中的①②③④列式,再通过学生的回答,形成A、B、C等选项让学生用反馈器选择。根据数据随机抽请学生进行这几个问题的对话1、为什么加法和乘法都可以?2、为什么④是对的,②③是错的?通过这两个小话题弄清楚“为什么这样算”这个大问题。

2、观察对比,优化算法

通过任务一,学生对算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延续任务一 ,优化算法。对比两位同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对比算法(理解应用层级)

小华的做法学生第一次见,还不熟悉。让学生先观察区别,再挑选不同观点学生进行交流,在对比对话中感悟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更加简便。

3、分析综合,总结算法

经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对算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这是解决另一个大问题:

任务二独立思考(分析综合层级) 任务二小组对话(综合评价层级)

通过小组对话以及全班对话的方式获得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关键词: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先约分后计算。

三、应用巩固,检测评价

学生动手操作,应用刚总结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同时通过练习检测掌握情况

检测评价(应用评价层级)

通过设计同桌互评任务,不仅提高学生积极性,还能训练学生有依据的进行评价的批判思维。学生通过反馈器进行打分,教师就能够了解全班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通过学生交流订正后进行二次打分等教学策略,巩固学生所学。

通过分析教材→明确目标→大问题设置→小话题切入→学生活动组织,我设计了这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有了黄爱华老师“大问题”教学理论的引领,感觉课堂目标更加明确,课堂问题更具有针对性,课堂时间的分配也更加有的放矢;再有王绪溢博士教学理论和麻吉星信息技术的帮助,更便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师也更能够关注到全体学生。期待开学后的实践验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