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教学知多少
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可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
——歌德
“浅浅地教语文”,一直是肖培东老师践行的语文教学追求,他说:“浅浅地教语文,并不是教给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而要教给学生一望不可知、需要经过教师深入浅出地教才能领会的东西。”这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更是肖老师眼里的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近来,有幸聆听了肖培东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颜色》和《一颗小桃树》,颇受震撼,深知教的“浅浅”是因为教师研读的深深,以下就以这两课为例,探讨肖老师“浅浅教学”的课堂关注点:
一、设置问题,紧扣文本,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突破口,往往是从教师设置的问题开启,要想营造一个好的对话平台,一定少不了教师精彩的提问,正所谓“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一“问”可以荡开千般思维,吊起学生对文本千丝万缕的发现。肖老师课堂的丰富多彩,首先就在于他是一个很会设问的老师,贴着文本,贴着教学目标,牵动学生思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教学《美丽的颜色》,当学生读完了课文:
师: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既意外又新奇,思维立即发散开来,不仅启发了学生对怎样解读课文的旧知思考,也牵动了学生迫不及待地走入文本。你看:
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2:文章主要表达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
生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生4:题目中的“美丽”究竟指什么?
生5:钋和镭是什么?
生6:哪几个句子表达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
学生兴趣盎然,猜的精彩纷呈,肖老师则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逐一“踢”还给学生,彼此互答。这样,就在不动声色之间,解决了教学之初的所有问题,完成了初次解读文本的任务。接下来:
师:刚才的问题是你们的问题,而我的问题是,你读完这篇课文以后,请告诉我,《美丽的颜色》是什么文体的文章?
这是紧贴文本的一问,这是引出了文本独特个性的一问,因为这是“传记”,读“传记”,我们就要读出名人成长的“故事”,读“传记”,我们就要读出他们带来的“思想启迪”,于是就有了《美丽的颜色》,所以,我们既要读“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美丽的颜色”的过程,也要感受到科学家精神上的“美丽的颜色”。
此时,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标明确,思维雀跃。
这样的提问,不仅强调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教学时时有效,让学生处处在思考。
二、捕捉契机,催发生长,关注教学的生成性
课堂的精彩不在于预设,而在于现场的生成。纵观肖老师的课堂,其绝大部分的教学语言,都属于现场生成的,很多精彩的课堂镜头就是在老师教学语言的催生下产生的。教学中,肖老师总能及时而敏锐地捕捉到教学语言的“生长点”,并迅速地经由自己重新排列组合,再对学生进行各种“煽风点火”,或启发、或追问、或点拨、或牵引等,激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
在品读“美丽的颜色”时,指定男女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遍师参与读旁白,第二遍学生直接对话。但这样的朗读肖老师并不善罢甘休,于是: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吗?(询问朗读女生的同桌)你离她这么近,你对“居里夫人”的朗读满意吗?
生:比较满意。(教师追问理由)因为她在读的时候感情比较丰富,
师:你觉得她哪个词读的感情很丰富?
生:“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颜色”这一句中的“它”
师:同学们你注意到了吗?居里夫人为了要说好这句话,要把这一个字说好——“它”。 “它”上面有个标点符号。(问女生)你说说看,这个“它”要读出什么味道来?
生:就是怀着一种特别强烈的心,想要知道镭的颜色。
师:同学们,这个“它”还要读出什么味道?
生:要读出一种好奇心。
生:要读出玛丽对于镭的期待。
师: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这个“它”充满了期待。
生:有一种充满爱的感觉。
师:请“居里夫人”再读一次。
学生再次朗读,读出一个科学家的沉稳和温和。
这里肖老师重在引导学生把握居里夫人的形象,借助学生的朗读加以再现体会,不停地追问追问,终达到目的才罢休。
在剖析写法时,学生发现宾语词的变化,于是老师趁机让学生宾语词,于是找到了“微光”“神秘来源”“镭”“他们的镭”,也就悟出了,这里面有一种感情,一种幸福,一种期待,一种甜蜜,一种成功的快乐,一种像对孩子一般的情感就更出来了。所以,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有情感的,传记也是一样。居里夫人发现镭,就像母亲看到孩子。
教师捕捉的一个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的表现呈现一种动态的生成,这种共生的智慧让教学在学生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三、沉入语言,细读细品,关注语用的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言语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这种实践性的活动不应该以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为主,而是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沉入语言,以听说读写为课堂教学的主动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获取语用的“知识”,终极点是“行动”。
肖老师《一棵小桃树》的教学则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小桃树的成长是“委屈”的,“委屈”表现在哪里,肖老师引着学生一起在贾平凹的语言里来来回回地琢磨,教会学生发现,教会学生品析,教会学生探索出多种表现小桃树生长状态的方法。
师:“它长得很委屈”。哎,同学,你来说说看,那棵树长得很委屈,是说那棵树长得很——
生1:那棵树长得很弱小。
生2:那棵树长得很不健康。
生3:我觉得这棵树长得很小气。
生4:很矮。
生5:它长得很细小。
生6:没有营养,很可怜。
师:很没有营养,很可怜。好,请坐。哎呀同学们,你看,一棵树长得很弱小,一棵树长得很瘦弱,一棵树长得很难看,一棵树长得很不健康,可是贾平凹都不这么说,他是怎么说的?
生(齐):长得很委屈。
师:你看“委屈”这个词儿多有意思。
继而总结出:陌生化词语的偶然运用,会起到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继续发现对“小桃树没出息”的描写。
于是,从“弯了头,紧抱着身子”,学生发现了可以用人的感觉来写树的姿态;
从“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学生发现了形象化的动词可以更好地写出小桃树的努力生长的样子;
从“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说明副词也很了不起,也可以表情达意;
从“瘦瘦的”“黄黄的”描写,体现叠词用得好,也可表现小桃树的没出息;
从第二自然段的“一片一片”和十二自然段的“一片,一片”,品逗号含义,发现标点符号原来也可以别有洞天。
如此等等。
“能够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肖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彩就体现在他始终带着学生潜入文本,在语言里“出生入死”,引着学生发现语言的知识结构,通过听说读写品思,尽可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用之于行”。
四、文我相融,体悟情感,关注生命的精神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里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应带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唤醒学生自我生长的意识。
《一棵小桃树》教学到最后:
师:好文章都是深厚情感喷涌而出的产物。贾平凹说,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同学们,今天到这里,我们要来给小桃树写一个字,你会写哪个字?如果贾平凹先生只能给小桃树写一个字儿,他会写哪个字儿?大声说吧。
生:我会写坚强的坚。因为它历经多次风雨,但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那里,而且作者也没有想到它会在那里一直生长,从未停止。
生:我要给小桃树写就写一个梦字。因为小桃树曾经是我的梦的精灵化的,而且小桃树最终长成了一直陪伴我的绿色的梦。
生:我说一个念字。第一是对奶奶的怀念,第二是自己的一份执念。
生:我也用艰,是艰难的艰。因为小桃树一直都很委屈地长着,开花之后一直被雨摧残着,我觉得它很艰难,和作者的经历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成功的岁月必然会有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同学们,人生注定不能太顺,应该享受艰难。好的,接着说。
生:我用坚韧的韧。因为它无数次在风雨中倒下,但最终没有放弃生长,越挫越勇。
生:我觉得是奋斗的奋。小桃树因为自己的奋斗开花了,虽然开的只是一朵花,但它也开花了,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取得成功,成功来自于奋斗。
生:我想说的是逆境的逆,一是小桃树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形象;二是它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流而上。
生:我用一个甜字,因为小桃树经历了风雨然后开出了一朵桃花,我也是经历了风雨人生才得到事业上创作上的高峰,这是经历过风雨之后才得到的,所以是一个甜字,苦尽甘来。
师:老师也准备两个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老师读这篇文章也读出了两个字,第一个字在第3自然段结尾一句,你觉得老师会选哪个字?
生(齐):蓄。
师:蓄!为人生蓄力,为未来蓄梦。我还读出一个字,是课文的结尾,你觉得会读出哪一个字?
生(齐):孕。
师:孕育的孕。因为,风雨孕希望,人生需蓄力。同学们,无论哪一种艰难,其实都是生活的一种馈赠。人生要要梦,人生要有感念,记住,苦都是通过我们无数次的坚强和韧性慢慢地绽放出来的。所以,记住这棵小桃树,向这棵小桃树致敬!也愿你是一棵风雨中倔强的盛开的小桃树。
读到最后,学生读出了情感,读出作者,也读出了自我,读出了生命拔节的力量。
生命的存在,物质的自足和精神的自由,缺一不可。
好课的精彩,语用知识的建构和精神生命的润泽,缺一不可。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于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呈现的是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同理,一个有才情的老师和以一个普通的老师对于课的诠释也是这样。
“浅浅”教学,大大学问。这中间有着千山万水需要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