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死亡教育”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话“死亡教育”
这几天,路边有不少给逝去的亲人烧纸的人。每次看到,儿子都会呆呆地盯着看,还会小声问我:“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呢?”我说:“他们在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这样亲人在地下就能花这些钱了,是一种寄托思念的方式。”儿子突然沮丧地问我:“人都会死吗?妈妈,你也会死吗?”
我一下子愣住了。说实话,孩子这样问我感觉不太舒服,并且下意识想要回避。同时,我还担心:这孩子会不会太敏感、太早熟?我到底该怎么回答?很快,一位老师为我解了惑:当一个年幼的孩子问及死亡、关注死亡,他们的潜台词很可能是:请肯定我的存在,让我确信,我会一直被关注,被爱。 所以,妈妈只需要笃定地告诉孩子:“每个人有一天都会死。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妈妈会一直爱你,陪着你,照顾到你长大。”这样的答案,温暖且有力量,能够有效安抚孩子内心的焦虑情绪。当然,你也可以顺势给孩子做做与死亡相关的教育。其实,向孩子解释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若刻意回避,或者特意长篇大论地解释,都有点极端了。
记得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第四季中的最后两集,讲的就是关于死亡教育话题。在动画片中,图图的爸爸妈妈也在寻找对图图进行死亡教育的方法。一开始,他们告诉图图:人必须要快乐才能活得长,离开这个世界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听了这话,图图变得开心起来,但并没有完全消除疑虑。半夜,图图又给牛爷爷打电话:牛爷爷,你有没有死啊,要快乐啊,快乐才能活得长啊!
告诉孩子一个遥远的期限,或者一个模糊的长寿秘诀,显然并没有让孩子放下对死亡的恐惧和探究。而真正让图图豁然开朗的,是爸爸妈妈后来带他去美术馆的经历。在美术馆中,爸爸告诉图图:毕加索老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留给了世界很多美丽的画作为礼物。他的生命就活在这些礼物里,永远地陪着我们。
在公园里,一片干枯的树叶飘落。爸爸告诉图图:树叶看上去是死掉了,可是,当它埋在土里,来年又有新的叶子长出来,老叶子就又活在新叶子中了。人生是一场轮回,只要被铭记,就有生命的延续。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极具智慧的人生指引——以终为始。在我们做事之前,首先思考自己的目标,这样我们看待过程的眼光就会不同。面对生命也是如此。当我们知道生命必然流逝,那么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就是我们思考的终极命题。当我们理解了死亡,在重新看待生命里每一天时,会更加珍惜,对待的方式也会不同。
事实上,孩子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教育,不能划出一个特别精确的时间表,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个体差异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孩子,因为具体需要什么教育,孩子都会发出一些信号,父母要敏锐地抓住这些信号,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
比如,“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到哪里去?”等等跟死亡相关的问题时,就可以适时地做死亡教育了。具体应对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语言表述是有讲究的。说得太直接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产生恐惧;相反,如果过于美化死亡,比如讲亲人的离世说成去天堂过着幸福的生活,就有可能导致孩子万一哪天不开心了,或者想念离开的宠物或亲人,这些童话般的描述就可能会误导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越是年幼的孩子,我们越能够在他的内心埋下一颗意识的种子。将对死的恐惧,转化为如何让“生”更有意义。使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的去找寻自己的梦想,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收获人生的幸福。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其实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有了“死亡”这个前提,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不负此生。不回避、不欺骗,和孩子一起重新追问生命,是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补上的一门课。
清明时节话“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