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唠叨是缘于焦虑
我的唠叨是缘于焦虑
和许多的8O后父母一样,孩子正在初中阶段,每天对着孩子唠叨的我,原来是由于“焦虑心态”。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指紧张、忧虑、恐惧和担心。我的焦虑就是孩子的学习。
怎么会产生焦虑呢?努力的寻找焦虑的原因,有以下四个:
第一:因为“无知”,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当孩子(六岁以后)有了情绪,只能用这些负面的行为来表达,这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父母要懂得识别这些信号,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孩子当问题来解决。
第二:因为社会评判标准和“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压力
这些攀比、比较带来的就是焦虑,恨铁不成钢,殊不知自己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给了自己的孩子多大的压力。
第三 :将自己童年未满足的期待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比如我小时候就一直没有机会学画画,自己很喜欢,就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学。于是就让孩子去学画画,慢慢的我才意识到,画画这件事,是我的理想,是我的期待,我想学画画,自己去学就好了,孩子有自己的喜好,我需要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
第四:面对网络上各种育儿信息,缺乏甄别判断能力
我们明确了网络信息丰富,全球各地的各种育儿理念都传播到了中国,各种育儿的小文章迅速传播,家长遇到养育问题时在网上一搜,能找到好几种建议,不同理念的建议,甚至有些相悖的说法,作为普通家长,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你看你,又在玩手机了,一回家就找手机,放寒假天天玩,现在一拿手机又停不下,你看看中旭,你再看看依依,她们跟你同一层次,他们都考了700分以上……哎!”这样的话,几乎天天都要重复至少一次。原来这是在制造紧张与削弱孩子的信心。
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新学期的焦虑呢?
一、理解和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和自己的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做出调整以更好的应对变化,向孩子如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发泄。
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花开会有早晚,孩子成长也有快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慢慢跑;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不要忘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初心;别人家的孩子是个“宝”,自己家的孩子是个“草”?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或用统一的模式标准来塑造孩子。
三、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不可期待教育几遍就有明显效果,需要耐心,耐心,还是耐心!
四、每天进步一点点,在行动中化“焦虑”为“动力”。
总之,在观念上理解和接纳孩子耐心教导孩子,明确人生是长跑,耐心再耐心;在行动上要求计划目标的落实,用坚定而温和的态度,锻炼身体与劳动,反思与自我觉察。做一位有智慧的成长型的父母!
减少焦虑,减少唠叨,用坚定而友善的态度,助力孩子的成长!用加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用减法克服孩子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