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观(二) ——关于“语文实践”的探讨
现代语文究竟应该怎样教和学呢?怎样教和学才会更有效呢?
——无数的“语文人”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求。人们发表了许许多多的教学主张,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产生了五花八门的教学流派——大概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学科在教学上是这般“热闹”吧。但说实话,“热闹”了这么多年,语文教学效果从整体看,还是不能做到差强人意。
语文教学效果为什么总是不能尽达人意呢?
除了前文所述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把握出现的问题外,人们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的种种误区不能不说是造成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语文自己的独有属性和最终诉求是获得语文能力。按照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观点,凡“能力”,只有通过主体的亲身实践才能形成。自然,语文能力的形成也必须依靠学习者的语文实践。只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这些语文实践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1、以书面语为基础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课文阅读实践活动形成。
学习者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得和掌握文字这一“新”的语言交际工具;在对书面文字的反复咀嚼中掌握书面用语的语汇和表达习惯;在课文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历练出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在与课文作者对话中悟得书面表达的复杂组织逻辑,学会编织书面语言说话;在对课文的反复吟诵中体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对根祖文化的高度认同和热爱……
总之,学习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研读语文课文,他们的语文能力主要就是通过各种课文学习实践活动获得的:通过课文阅读学会阅读,通过对课文的吟诵体悟内化书面语言,进而学会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的实践性,才可能为语文教学找到正确的路径。
2、语文阅读活动,与一般阅读活动虽有联系但又具重大区别。
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文阅读,表面看,它和一般的阅读行为没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对文本的“阅读”,都是对作者所表达意思的领受,而为获取这样的“意思”都要经历一个对文本符号的解读过程。
但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重大区别。它们虽然都是阅读实践,但实践目的不同:课文阅读是为了形成语文能力,一般阅读则是为了获知、欣赏和愉悦身心。为了实现这不同的阅读目的,语文更在意阅读过程的研讨探究;一般阅读则对阅读结论的感悟与评判情有独钟。语文阅读反复进行的是各种语文方法的演练——诸如文字的认读、词语句段含义的索取、言语表达形式所赋意义的发掘,文本逻辑的梳理及理解等等;一般阅读更多实践的则是与作者相交恨晚的心理交融,期间少不了诸如主观体认、情绪感动、联想想象等等心灵的律动。
总之,语文进行的阅读活动与一般的阅读活动是两种有较大区别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区别这两种“阅读实践”,采取的教学方法就难免会偏离培养语文能力的目标,自然也就难收提升能力的实际功效。
3、语文能力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才能形成。
由于培养语文能力的活动主要凭借课文阅读进行,人们就会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为所谓的语文实践就是一个“读”。这其实是很不确的。
我们知道,语文能力作为以书面语为基础的高级言语交际能力,无论是正确理解别人,还是明确表达自己,本来就是读、写、听、说、思诸种感官活动的集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形成这样语文能力的阅读实践过程也是很复杂的。
从学习者自己方面考察,无论是进行阅读理解,还是分析概括,哪怕就是一次“朗读”一个“解词”,都需要复杂的心智活动的多方面参与,并不是光靠单纯的“读”才奏效的。从学习实际考察,一个能成功提升能力的课文学习过程,总是需要学习者和课文作者进行理解交流,和老师进行质疑答难,同学之间进行切磋琢磨。这种种不同人际之间的“对话”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交际场”。在这种“场”中,每个学习者都处在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之中,他们是在“阅读”,但同时他们的嘴也在说,手也在动,大脑更在飞快的“运转”……
这才是正确的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情形。问题的关键是,语文教师对这情形是否有清醒的认知,是否能够将课文阅读过程营造成这样一个有效的语文实践过程。
4、经验的导引在形成和提升语文能力的学习实践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经验”指的主要是“理解与写作”、“语文学习方法路径”等方面的经验;当然也可以特指持有这种经验的语文教师。
形成和提升语文能力必须依靠学习者的实践,这是对的,因为这种认识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或轻视“经验”对语文学习实践的巨大导引作用。这是由于前文所说的“教材与目的的结合形式”给语文学习带来的特殊性造成的。前文我们说过,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语文能力是通过对一篇篇文章的阅读形成的。而传统的经验又告诉过我们,只要学习者阅读文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量,就可以“自然“形成相当的语文能力。因此,人们在纠正老师讲解过多的倾向时,对语文学习实践必须经过“经验”的导引这一认识也含糊起来。在这里我们不想横生枝节,去过多的探讨造成这种情形的现实原因。只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古今语文学习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古代,一般的文化学习者只学习或主要学习一门功课——语文(虽然那时没有语文这个名目),他们学习“语文”的时间相比现在“非常”充裕。但实行现代教育以来,学校的学习科目大幅度增加,语文的学习时间被大大压缩,有学者认为,学生现在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可能还不及原来的1/10。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再让学生保持那样的阅读量以及对大量文章那样的熟练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说别的,只这一条,没有成熟经验的介入,学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将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的问题是,在学生学习实践中,不应该是犹疑要不要将“经验”融进去,而应该是努力探索“经验”介入的正确途径,即考虑怎样介入才会给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以助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在现代条件下的语文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明白了以上这些关于形成语文能力的操作原理,就会明白语文教学长期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原因了。
——为什么至今仍占据很大市场的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尽管其间加入了老师的种种提问,还是效果不佳呢?其实就是因为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自己应该经受的种种历练,大部被老师越俎代庖或变相越俎代庖了——应该翻查的,老师常常给查好了;应当分析的,被老师的条分缕析代替了;该综观大意的,有人巧妙地提供了结论;该体味言外之意的,已经有人为其指明了……试想学生在学习中一味接受现成的结论,完全不用做任何分析、综合、体会、审度等的实践功夫,又怎么会形成语文能力呢?
——可为什么许多组织学生进行了丰富实践活动的课效果也不理想呢?要想弄清个中原因,就需要实地考察一下这些课是怎样实践的。——其中有的是借助课文的一点由头,让学生就眼前的生活事件进行了无休止的辩论;有的离开课本的文字规定,鼓励学生进行了一番随心所欲的表演;有的课堂则完全变成了剧场:音响热闹、电光闪烁、欢歌笑语、掌声连连……细究起来,这种实践实际是远离了培养书面言语运用能力的语文教学宗旨,忘却了语文学习实践要依托课文阅读进行的道理。教学如此进行,语文能力又从何说起呢?
——那么,时下流行起来的各种强调学习主体自我学习的各种教学模式效果怎么样呢?应该说这些模式一改讲台中心、教师中心的局面,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实践环节,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种新气。但就目前的实际运作看,也存在着许多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比如老师的经验在学生学习过程如何介入?导学案究竟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进行怎样的导引?老师在课堂环节如何正确发挥导引作用?小组学习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学起来……
这一系列有关学生语文实践的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其教学效果未必就会真的那么好!
获得语文能力必须经过语文实践的历练,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理论发见。这只要看看大人们教授幼儿学习“说话”的过程,就该知道这本是很自然的道理。只是在进入学习用文字言语来理解表达的阶段,这个道理才渐渐变得含糊起来。这种含糊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
究其产生含糊的原因,正是那个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带来的。这样,问题就又回到了起点。
那么,针对这个特殊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