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堂

15渐行渐远的背影  ——三读《背影》

2019-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孟令爱

    师:经典作品的魅力除了打动人,引起读者的思想感情的共鸣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为阅读者提供了写作的范例,读了此文,你感觉哪个地方对你的写作有启发?

    生:开头好,就一句话,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接点题——忘不了父亲的背影。    

    生:结尾也好,再现背影,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师:你们两个很默契,开头点背影,结尾又现背影,首尾呼应。现在你们两个人分别将开头和结尾的内容朗读一下。  

      生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生2: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你们看这两个句子,除了背影首尾呼应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作者的感情,难忘父亲的背影,直接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师:说的对,感情上也是首尾呼应——思念父亲。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如此难忘父亲的背影? 

    生:开头段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师:对,这样可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内容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这种写法叫?

    生:倒叙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细节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段,一系列动作细节,还有父亲的穿着,也是细节。

      师:对,动作,服装的细节描写。这是我们写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概括叙述父亲爬月台很费事,不如直接描写父亲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这些能够表现他费事,不容易,很努力的样子的动作细节更加具体,有画面感。

    生:还有详略得当,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是详细描写,而家里的祸不单行是概括叙述。

    师:你的反应很快,细节描写的地方是详写,开头第二三段交代我回家的缘由和家里的状况都是略写。比较一下二三段,哪一段更简略?

      生:第三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看看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齐读第三段。

      生:交代我和父亲一起回家办完了丧事,然后一起回到南京,我从南京回北京,父亲在南京找工作。

      师:能不能再概括得简单一些?

      生:我回家离家的行踪。

      师:对,第三段有3个句子,1、3两句话语言干净利落,将父子的行踪交代得清楚明了。

      生:那么第三段的第2句是不是就可以删去?

      师:你问的好,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读一下这个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写的什么内容?

      生:家里的惨淡光景。

      师:这也就是背景介绍,这是文章第一次提到我家那年的家境吗?

      生:不是,第二段一开头就说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师:那年冬天家里祸不单行,对于这个故事背景,第二段一开头已经说过了一遍,第三段再重复说,作者到底是在干什么呢?这需要结合全文来看,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

      生:通过祸不单行的故事背景,渲染悲凉的氛围,为下文做铺垫。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一边要面对惨淡的家境,一边还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儿子,就像那张雨中父子的照片一样,父亲淋着雨,却用伞给儿子遮挡了出晴朗的天一样,更能表现出父爱的厚重,儿子内心深深的感动,困境中真挚浓厚的父子情也更能打动人心。

      师:分析透彻,照片中是雨中父爱,自然界的雨,文中是生活里的风雨。你俨然已经看出写作的门道了。我们读古诗,发现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氛围,这里用的是通过介绍背景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另外视角很重要,这篇文章是用儿子的视角写的,你说得那张照片则是一个旁观者拍的,因此《背影》比那张照片更多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还有当初不理解父亲的自责愧疚。

      生:还有对比,那时的自己不理解父亲,现在理解父亲了。

      师:对,能找出具体的句子吗?

      生:那时候,认为父亲“不太会说话”“有些迂”,而现在却评价父亲“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了不起的,有敬佩之情。

      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父母的认可度也会变化,是很多人的真实经历。本文多次写背影,也凝聚着这样真实的人生感受。

      生:还有线索,文中4次提到背影,这是文章的线索。

      师:对,这是个重要的内容,本文是写父子深情的,感情是个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容易呈现出来,作者就从“背影”这个小小的具体的角度出发,这种写法是?

      生: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师:说得对,这个特点,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经常写亲情的文章,但是往往选材泛泛,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恐怕就是这个原因了。找一个具体的载体,可能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个具体名词,将无形的亲情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具体物象,文章就会多了韵味和内涵。

    师:《背影》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在于精彩而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写作的典范。随着我们阅读量的增加,《背影》这篇文章必将渐行渐远,但是其中的表现手法必将沉淀成我们学习写作的丰富营养,明天的作文就是四读《背影》——精彩可以复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