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的尊严——谈谈学校不同类别的学生
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只有好学生和差学生,按学业水平考试区分学生,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我们所能做到的,是细分学生类别,针对不同需求,抓住时机,思考如何改变教师教书育人行为…
1.好学生的最大特点,并非智商高或天赋突出,而是在学校非常尊重“常规”,尊重学习世界“规则”,意即人们常说的“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知道老师、父母对他的期望是什么,大部分这样的学生都有目标,自我期望也较高。
2.违纪违规学生。“薄弱”学生,藐视纪律,不遵守规则甚至通过挑战规则来挑衅老师。这里有学校教师的问题——缺乏合理、具体的课堂、学校行为规则;教师不能让学生理解缺乏自律、自我放纵的后果。毫无疑问,这些学校的规则挑衅者,以为自己赢得了很多场与教师的“战争”,但最终输掉了全部。
因此,薄弱学校对于教师而言,不在于首先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更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纪律是任何社会交往必要的因素”,遵循规则是未来生活中必要的素养。
3.性格孤僻的学生并不少见,很大程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合适的课程,而不是普适的课程,给他们一个容身之所,跟能够包容行为孤僻的人一起,相互取暖,是他们愿意来学校的重要原因。比如音乐、体育,绘画,容许他们自己呆着,或者被一群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接受,找回自信,找到方向。很多这类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可惜学校单一的课程、评价,让他们带着悲伤、自卑感、沮丧、孤独离开学校。
(因此,薄弱学校改进工作之一,是营造一种宽容、欣赏、接纳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由此可知,丰富、个性化的学校社团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宽容、欣赏的文化,似乎与自我期望较低、自信不足的薄弱学校集体思维方式不符……)
4.喜欢“操纵”他人的学生。可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过“被操纵”而不知所措的经历。我做班主任多年,研修班学习中,即便是具有行为自律能力的中学校长,也时不时“操纵”一下我,左右我修改一下规则,一旦我迷失,或者不懂得把握真正的“权力”,班级里的善于操纵的“学生”队伍就会不断壮大,再想推动什么是比较困难的了。不得不说,薄弱学校或班级这类孩子则更多,他们擅长找到教师的弱点,使得教师内疚、羞愧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而学生并不知道自己行为带来的恶劣结果,反而会沾沾自喜对他人的操纵。对于这种学生,得尽可能将教师控制转为学生自控。
把班级管理权交给他们自己。这也是一些薄弱学校改进中,从班级合作文化、自主管理开始,实现学校优质提升。
5.霸凌。任何学校都会有欺负他人与被欺负的学生。坦率直言,这些霸凌他人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从自己的父母、或其它地方习得的一种行为。另外,也常常是对饱受挫折、家庭暴力,生活不稳定而缺乏自信的脆弱心理的掩盖。我们能做的是,解决霸凌他人学生的行为原因,教会被欺负的学生学会做人自我保护。家长也好,教师也好,不可能永远扮演救世主保护他们,他们需要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霸凌他人的学生,更需要真实的故事、体验,让他们知道,暴力只会引发更大的暴力。我所听过最让我惊讶到合不拢嘴的校长故事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学生总是欺负他人,校长亲自动手,和他打了一架,结果该生和校长因此成为朋友,毕业后还常来常往。
6.陷入倦怠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薄弱学校里其实很多,他们智商没有太大问题、平时也不大反抗挑衅老师,但他们就是始终显得没有精气神,成天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我不行”、“我没啥本事”似乎是他们永远的信仰。作为教师,可能需要更大精力去唤醒他们,也许改变课程、改变评价方式,才能重树他们的自信,改变他们的固定思维模式。
7.深藏不露的愤怒学生。我相信自己在苏州漕湖遇到的那个冷漠的学生,他失去母亲的呵护,在不负责任的父亲身边生活。爷爷奶奶既管不了自己的儿子,更管不了自己的孙子。这孩子有明显的心灵创伤,但仅凭忙碌的班主任老师的指导,根本解决不了他内心深处的愤怒,终有一天,他会发泄出来,结果是什么,真是不能预测。实际上,学校这类孩子不少,他们焦虑、不安,不能安心做一个孩子,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倾听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指望他们专注于学习,是几乎不可能的。
8.隐形学生。如果不是必需,也许只有到了查找全体学生名单的时候你才会记得他/她;毕业后在街头遇到他,你记不起他的名字。安安静静、平淡无奇地度过他们的学生生涯,然后融入社会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背景。
以上八类学生,在任何地方的学校都有。不必质疑,薄弱学校里这些学生比例更高。他们来自处于经济不利地位的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我采访过一个薄弱学校,高中毕业的家长比例不足1%)。他们的父母疲于生存,根本无力管教自己的孩子,无法给予他们情感上所需要的安全感,带给他们深刻的创伤,毋庸谈对未来的期许——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学会学习,更需要学会生活。
显然,对这几类学生来说,如果学校把重点放在“教”上面,反复强调如何让他们学会什么知识,恐怕是不大可能的。我们还是要回头研讨,到底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本质》一书中,对学习的定义是:不仅描述学习者所记忆的东西或知道的操作程序,而是解释学习者如何理解、记忆、重建知识,特别是解释个体所学的知识能够做的事。
学生在没有变成“薄弱”学生之前,他们并没有经过什么老师训练,学会了基本生存技能——走路、吃饭、说话和爱。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如果当学习这种能力没有给个体带来切实“物尽其用”的感觉,他们如何对学习感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呢?尤其,这些明显被密集的学习任务、以分数呈现的记忆性纸笔测试搞得昏头转向、紧张焦虑而失去信心的孩子,他们对学习如何产生兴趣,更直接地说,学习多年后真正学到了什么?
结束本节之前,想到西安逸翠园学校,它的第一届学生,不到100人,大多数是其它学校不愿接受的“薄弱”学生。杜校长说,这一年里,2个班级都配有2个班主任,一个是学科老师,一个是心理老师。最后这97个孩子大多数考入了高中,很多升入了名校。每年春节从世界各地给校长、老师发回问候。
我还是相信,“薄弱”学生,或者称“学业不良者”,他们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前提往往是,与之互动的环境的变化,帮助他掌握学习的手段,“他者(偶然遇到的陌生人或专业人员,如教师、传授者)必须促进每个个体的意义生产,陪伴他,对他的原有概念形成干扰”,他们需要更多时间等待、更细致的呵护、更全面的理解与包容。如果家庭和学校支持他们,给予平等的学业成就机会,他们也会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