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语文课堂教育行走一起写吧

【菊言菊语】听吴忠豪教授讲《培养读书习惯是语文课头等大事》(一)

2021-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中雏菊
讲座提纲:

一、建设读书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读书课程。

三、读书指导课课型及案例透析。


一,建设读书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小学阶段是读书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当下我国国民不喜欢读书,内因是没有读书习惯: 而小时候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是和基础教育阶段包括酒文课程没有重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有着直接关系。换一句话说,就是现阶段国民不喜欢读书.中小学语文课程难辞其咎。

——《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

(二)我明白了语文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

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不但多读,还得多背一些在 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

我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

——于永正退休反思

(三)读书习惯的形成的基本条件

1.持续性和连贯性:即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2.阅读量的累积:一般幼儿--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四)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学生能摆脱文盲的状态,读完后能回答:这篇文章在说什么。(达到这一 -层次-般需要2年)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强调阅读的熟练,比如十五分钟内读完一本书, 能回答这本书在谈什么?(达到这一-层次-般需要6-8年)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最好的阅读方式。分析文本主题,结构、写作特色风格等。分析阅读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分析阅读的技巧。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读很多书,借助所阅读的书籍,能够架构出一个新的主题。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化力气的一种阅读。

讲读分析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提前进入分析阅读层次,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

五)阅读能力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般需要10年左右才能够流畅阅读。

苏联教育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达到200小时以上,而小声默读应在2000小时以上,这样阅读技能才能达到半自动化。(每年200小时,每学期100小时,每周5小时)

(六)正确定位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

现行的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文本解读分析能力,这是越位。

应该是:激发读书兴趣,熟练阅读技能,培养读书习惯。阅读技能和读书习惯如何形成?靠大量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经验,扩大知识背景,学习阅读方法

(七)语文课程的先天不足一一不利于学生读书习惯形成

读书定位不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读书在语文课程中的位置尚未到位。

阅读目标越位:把分析课文深度的文本解读作为阅读目标,严重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方法失当:阅读课被迫采用教师讲读分析的方法,严重挤压了学生大量读书的时间。

以课文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使儿童难以主动建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