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智慧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张海生老师的《交换律》有感

2020-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山黄小海

张老师这节课先从故事引入,得到了一个特殊的等式3+4=4+3,再引导同学们观察发现这个等式的特征,从而获得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至此,张老师并没有马上得出结论,而是继续引发学生思考,这个猜想对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吗?让学生验证这个猜想的正确性。

在学生举例验证后,张老师呈现两位学生的举例,一位学生例子全都是10以内数的加法,一位学生举的例子有10以内的,100以内的,1000以内的。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举例要“真举例、举多例、举异例、举特例”,体现了张老师严谨科学,脚踏实地的教学风格。

获得结论后,张老师没有就此让学生停止思考的脚步,而是继续深化,“根据这个结论,你又能获得哪些猜想呢?”学生继而思考减法、乘法、除法是否也满足交换律呢?有了猜想继续通过自主验证获得结论

学生经历了由发现特征到猜想到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继续猜想...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规律探究活动经验。最后的课后练习张老师继续给出三个数相加、相乘是否也满足交换律呢?将学生的思考继续延伸......

张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本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特征、猜想、验证、结论,重视探究活动的严谨性,体现科学精神,尤其喜欢张老师没有止步与一个结论,而是继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结论的基础上再尝试产生新的猜想,继续去验证产生新的结论......,让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孩子在这种思想的吸引下一步步爬上一座比一座高的知识山峰。相信经过这节课的洗礼,学生们都成为了一个个小小探究家,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走得更加的深入。

这么完美的一节课,怎么改编呢?试试吧

一、在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获得加法交换律这个结论之后,是否可以设置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是需经过观察特征在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交流产生的感悟会不会比老师引导获得印象更深刻些?

二、获得加法交换律的结论之后,张老师是帮助学生进行猜想是否有减法、乘法、除法交换律。如果改成让学生先自己猜想,再举例验证自己的结论,再小组交流发现验证结论的过程,最后小组汇总结论,并会不会有更多有趣的结论生成?

当然练习还是要多一些交换律的相关练习,毕竟考试不考如何验证结论......

欢迎留言提出宝贵意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