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 教海文荟读书

读书‖《论语》36:知错

2023-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慕望舒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孔子学生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

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学生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大家一定会知道。”

实际上,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制,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维护宗法制度,袒护鲁昭公,所以他自身出现矛盾。

孔子自嘲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

圣人之过错如日月,光明磊落地袒露在世人面前,不存刻意地遮掩和虚伪的矫饰。圣人也不是完人,袒露过错,而不是以圣人的标签,来掩盖自己的错。

反省自己,养己之德,以此警鉴,泽被后世,庇护苍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