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澄老师共读《思考,快与慢》

《快思慢想》共读d3 序言

2017-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诺布_fb1a

   把导图丢了,当时感到有点着急,对于情绪的觉察,使得自己问自己,是什么认知引起自己着急呢?是因为怕写不出东西吗?担心看不懂吗?当意识到自己这些偏见时,我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了,那现在要做些什么呢?可以先借阅其他伙伴的文章,可以在前两次的基础上,用老大教的方法,进行自我输出。也可以先回忆,然后留白,去文章里探问。到这里,情绪已经转化为动力。这是不是也是书中讲到的认识直觉偏见,认识心智模式,然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的一个小小实践。

作者主要讲了什么

   序言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讲了直觉的偏见。直觉的偏见,有时很无声无息,在无意识情况下,心智模式就开始运行。那为什么一定要研究偏见呢?因为实际情况反映,我们大部分的直觉和偏好做的选择是对的,但是也存在错误的可能。所以为了减少错误判断和选择带来的伤害,我们需要正视了解我们的直觉偏见,提高洞察力,了解自己和他人判断和选择时出现了什么错误,错在哪里?

作者是如何展开讲的

   源起:作者和特维斯基设计了好几个实验方法,旨在说明人缺少统计直觉,也就是原文说的,人还未发展出对小样本群统计结果是否具可靠性的直觉。在几个实验中,作者指出了,我们存在的常见的几种因认知机制设计而产生偏差的思考捷径。如相似性简单捷径(经验法则)----预测偏差。可用性捷径----依赖记忆搜寻的容易度----预测偏差。情意捷径----喜恶的感觉直接操弄(面对困难的问题,会选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无意识替代真正的问题)----预测偏差。另,文章特别指出,专家的直觉判断并非来自捷径,他的发展背景,源自长期的经验积累,情景提供了线索,线索使得专家从记忆库中调取信息,信息提供答案。而非来自捷径式思考模式。而以上的思考模式都成为快的思考专家和捷径)。这种思考方式有别于慢思考,慢思考比较特意,比较慢,需要费力气。

作者的逻辑

   作者指出,本书的目的,是想用认知和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出来的新知识,来解释人的心智运转模式。即系统一和系统二。序言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验数据采集研究。

跟自己的联系

   老大在领读中,发问话术:这件事你怎么看?你下一步会怎么做?可参考文中给出的回答路径予以相对理性的回答,包括事件的不同的机率,预测未来,评估假设,估计频率。尽量不依赖捷径,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

问题

如果我想逃避,我做出逃避判断的这个原因是什么?

这件事太难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以前没有做过,面对困难会很痛苦恐慌恐惧。可能会失败,面对失败会没有面子,会被想象出来的人说叨。

如果我选择逃避,我做出决策的原因是什么?

逃避会让自己舒服点,可以暂时掉入舒适区,会得到暂时的自我麻痹。不去面对似乎困难就不存在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