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
大学期间学过心理学,但就像边老师说的,学过与用到现实中差距很大,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听了边老师的课,顿时豁然开朗!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首先谈谈我的学生们――我尊称他们为我后宫的宠妃!我所任教的年级是初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拥有着小学生的稚气,又弥漫着“小大人”的成熟!他们活泼可爱,却又容易惹老师生气,因为他们的自控力还没有那么强!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欠缺。比如:上课不会记笔记,课后不知怎么复习,也不懂得提前预习老师要讲的新课,还停留在习惯于小学阶段“保姆式”管理的状态之中。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比如:错了的字词,不知道修改更正;背不过的就干脆放任不背;甚至有的同学连作业都懒得写!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同学之间差距较大。比如:有的同学分不清什么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而优秀同学很是明白;同义词辨析根本分辨不出来,而优秀同学一眼便能做对题;作文两极分化严重,好的贼好,差的贼差……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我和学生的关系我觉得得从两方面谈起:
一方面,我对我的学生可以说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当他们生病不舒服时,我体贴入微的照顾他们,甚至帮他们联系家长去看病;当他们做不完作业,背不过课文,写不对字词时,我会严惩不贷;当他们获得成功,取得好成绩时,我会给他们一些小惊喜,小礼物;当他们犯下重错,不知悔改时,我也会威严以待,绝不姑息……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另一方面,学生对我爱恨交加,喜欢却又有点害怕!这群小家伙可有心机呢!看老师心情好了,就容易得瑟;发现老师着急生气了,要乖顺的像一只慵懒的小猫,又把我逗乐!看到我照顾生病的他/她时,他们也懂得感恩;当我发脾气惩罚他们时,他们也很怕怕!
所以,我和我的学生就是似师非师,似友非友,难以割舍,爱恨交加。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再说说我在与学生相处中最困扰我的问题――爱捣乱的学生怎么办?前两天一个今年刚毕业的男孩来学校玩,我们学校管的特别严,没老师带领进不去校园,他碰见了我,就请求我带他进去回忆一下母校的点滴。我见孩子很真诚,便答应了!进去后,我问他:“当时上课,你为什么总捣乱?”“刷存在感呀!”他很淡然的说到。“为什么你要刷存在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在家,爸妈都不管我。只有捣乱,他们才会关心我。后来总捣乱,父母更不把我当回事了,所以干脆就自暴自弃,彻底不学了。现在想想真后悔!”我当时,心里一惊,原来,老师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只占一小部分,重点还是家长,家长不用心培养孩子,真的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今天学了边老师的课程后,我的疑惑解开了。爱捣乱的孩子正是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心,被重视,可是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做不到,听之任之,最后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却已经追悔莫及。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交给学生学科知识,我会更加关注学生在特定年龄段的心里特征和适时教育,争取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家校双管齐下,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学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