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自由这才是习惯真正的样子

自由与舍得的平衡

2016-08-26  本文已影响35人  小汍

记得两年前在英国利兹大学留学的时候,上过一门商业课,是由多位知名校友回校轮番执教的。当时有一名校友问了在场150位研究生一个问题:“告诉我,你们最想要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赚钱”、“钱”。当问到“为什么想要钱?”时,一些人回答“有钱就想干啥干啥”,有些回答“有钱可以买奢侈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后来导师把这些诉求都统归成两个字——“自由”。

一语中的。人的一生,是追求自由的一生。追名逐利为自由地享受生活,广阅书籍为自由地表达思想,学习技能为自由地选择工作……自由,即是不受限制地随着思想起舞去到任何地方。

小至个人,大到国家,自由往往都需要代价,且十分高昂。美国、希腊、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独立都是在激烈的战争中厮杀出来的。美国的黑人曾经为奴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做了多少反种族歧视的工作,才迎来了“自由之夏”……

以往个人的自由常常与生命挂钩在一起: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揭示了在追逐自由中,人往往都需要舍弃一些东西,不是生命即是其他,而人们也愿意舍弃这些东西换取自由。

而在现代社会,自由却不是体现在不设限地为所欲为,自由是由自己的能力换来的。说买就买的包包、说走就走的旅行、想追就追的爱人……这些生命中美好的自由,其实背后支撑着的是个人的能力,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自由的高度。

一部分的自由的得到,是因为舍弃了另一部分的自由。如果想要有金钱上的自由,那就只能接受工作上的高强度,接受时间上的不自由;如果想要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由,那就必须接受一个凌驾于所有自然人之上的机构的管理……

生活的艺术在于自由地欣赏路上的风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所爱之人,在这基础上,自由便是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标,有所舍得,与此同时努力增长自己的能力,去追逐目标,捍卫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