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生活是应用觉知的重点之处
由静修获得的觉知之所以难以扩及到生活里,部分原因是由于静修传统一直是孕育出世者的文化。对他们而言,出家生活就是平常生活。可是现在,大多数禅修者是希望将其效用落实回生活里。
刻意单纯化的环境因为缺少情境所造成的摩擦,反而无法有效的对治问题。比如在静修中很少与人互动,即使有,也是正向的。但在生活中,他人会不顾我们感受甚至出现情绪或言语的攻击。
我们都活在持续自欺的状态,这个状态具有流动变化的特质,而不只是单纯的恶习组合。葛吉夫说,并不是你想改变它就能改变它。尝试改变之前,必须先对它具备透彻的了解,否则只能招致相反的效果。
自我观察是指保持中立,以公正的旁观者立场去观看心的各种表现。这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极易认同于自己的思维、感觉和行动,其中许多部分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制约,非但无法观察,反而极易落入自我辩护之中。惟有下工夫足够,才能洞察到心思是如何运作的。
记得自己(self-remembering)则类似于强化的自我观察。这涉及以特殊的方式平均分开注意力观看整个身心的全面运作,最终使人觉知到内外发生的一切。
##践行觉知与观照:笔者的一天
接下来,我以自己数小时练习所经验的浓缩体会作为例子,来简要说明这个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请注意,真正的经验比描述的还要瞬息万变。
密集的工作通常始于清早醒来,几乎是立即开始。先花几分钟做身体扫瞄,觉知身体的变化,提醒自己在一天保持观照。晨间练习直接导向自我观察和记得自己。
接着,你到达工作现场查看行事历,看到今天被派往盖木瓦板的建筑小组。你从未做过这类事:或许这就是你被派往这项工作的原因。请记得,在意识到外界的同时,你还要保持对身体某部分的感知。当你走到工具间找出锤和䤝钉的时候,其他人正在进出拿取各样工具,你必须清楚他们和自己所在的位置——如果只是「自以为」有觉知却又撞上一位手执锐利工具的人,这可不是真在觉知。
钉木板的地方已有人在工作了。当中一位是你所认识的女人,她走过来向你表明她是工头,并指示你的工作分派都得听她的。如果你是男人,这可是绝佳的观察机会。你会留意到内在涌出不满——我堂堂男子汉竟听命于小女子?而且还是在男人当头的工作上?又或者,你也许感觉难为情:我是男人,怎么连男人的工作也不会做?此时你是偏向认同于对女人发号施令所引起的愤怒呢?还是想要遮掩困窘所引起的不快呢?
你能在观察时充分记得自己,以免在感觉出现时认同于它吗?这是指你是否具有足够的觉知力,可以清楚的行动。比如你是否接受指示,而不需再度发问就搞清楚状况?如果真不明白,你能只是发问而在话中完全不带刺儿(例如忿忿不平)吗?
现在你开始为木板上钉,同时保持自我观察和记得自己。你已经忘了其中一项了吗?现在是钉钉子。你是否注意到工作所需的步骤,令钉子笔直的敲进木材而没造成破损?你的身体是舒适且有效率的,还是带着不必要的紧张?在身体紧张中,有藏着的情绪吗?例如之前对话中仍然还在的忿怒,现在以另一种方式浮现了吗?假如你在钉钉子的同时保持警觉,即使心里仍在回放着与人的争吵,这场回放也不会像平常那么自动化,你会更为意识到它,至少比平时清楚。
这时,另一位组员走过来,你对他立刻升起厌恶感。不过他看似乎很专注,仿佛提醒你现在是自我觉察的时刻,因此你便继续觉察。随即你对厌恶感看清楚了,你发现问题出在他的身材上。他的体型让你想起上周和你发生冲突的人,你见到投射作用是如何运行的整个过程。
假使你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觉知,岂不美妙?
突然一位传信者来到,他要你停下手边工作到前院为花丛浇水。现在正是观察执着的好时机。你的好心情是不是倚赖在钉木板上了?或是倚赖于工作做得顺手?你是否已经产生执着与认同?认为钉木板要比浇花好?如果这般感觉出现,你还能观察并且同时记得自己吗?
假设现在把你编入厨房的清洁组并由你担任总监,负责指派全组人员。你会如何对应?你能够观察由权威感引起的陶醉吗?如果有这类情形,你能发觉在渴求他人认同你的权威下所隐藏的个人情绪吗?你能充分保持觉知,不受情绪干扰而影响到你请人扫厨房的方式吗?你能只是简单说「你去清理垃圾」而不暗示对方「搞清楚谁是老大」吗。
这一天继续进行。或许一整天你只重复一件事(当新鲜感消失,感觉疲倦或无聊,你的觉知又是如何转变的?)。其间会有短暂的共聚,老师让众人发问。在发问的同时,你能继续觉知吗?和其他人在一起可以激发深刻的观察。即便当你休息喝咖啡的时候,也是练习觉知的好机会。
该回家了,你是把觉知当成重担卸下,再度缩回表面舒缓的思维、情绪、行动的机械活动里,还是保持观察并且从中学习?
内在工作是不曾停止的,它只是变换了形式与场景而已。
你是你的问题,你也是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