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知识摊位,提升复习效率——复习课反思
福州市中山小学 黄小海
整理复习课的基本环节是先对单元知识进行整体的整理回顾,强调易错易混知识点,然后再进行单元练习巩固。然而,学生学习需求不同,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的易错易混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补缺补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周的复习课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课堂环节回顾
复习课前已经先让学生在家独立整理知识,上课伊始,我直接呈现单元知识列表,简单介绍本单元包含知识内容之后,我将单元知识分成8个部分并标上序号,学生根据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评估选择自己本单元最薄弱的知识点,选项9则表示没有薄弱知识,学生投票的结果着实令我大感意外。
学生投票最薄弱知识情况原本我认为最难的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意义,然而选的却不多,而我认为较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却是大部分学生自我认为掌握最薄弱的知识。这当然并不是说明学生对于难的知识点已经都掌握很好了,恰恰说明学生的能力水平或者说对知识点的认知还未到能够认识到相应的难度的水平,简单说就是我高估了学生。于是我先从投票率最高的选项8中挑人询问具体的疑问点:如是分数化小数还是小数化分数比较薄弱?再从代表无薄弱点的选项9中挑人进行解答。
优劣分析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自我梳理单元知识,训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发现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能力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学生迫切的问题。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了解完学生的需求之后的解决环节,只是挑到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学生还只是在听,班级学生整体的参与面比较低,而且还有其他一大部分的学生知识需求没有解决。
思考改进
为了促进全员参与,提高复习效率,解决学生基础性的知识盲区。从“地摊经济”中我获得了一个灵感设想:
1.设置摊位,分流学习
班级设置“知识摊位”,每个摊位解决一类知识点,同时设置驻点摊主与流动摊主。驻点摊主是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流动摊主则是解决完自己知识需求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课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本单元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知识点(不包括思维提升类题),课上学生则自由选择去对应的知识摊位解决自己的知识问题。
2.币值交换,提升趣味
摊主帮助解决完一个同学的一个问题则获得同学给予的一个助人币,同类的问题摊主可以一次同时解决多人。同学解决完一个问题后可获得摊主给予的知识币。为了让学生积极的提问,知识币的价值相对于3个助人币。最后根据币值给予学生加分。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延伸都课后。通过设置知识摊位,将学生进行分流,点对点的同时解决多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与针对性。同时也盘活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最后在设置综合性问题,检验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课堂上最怕的就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我总是努力想办法通过一些活动的设置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有的时候可能会由于考虑的不够全面,活动要求的设置得不够清晰合理导致活动的效率不够高,但相信在一次次的不断反思改进中,我的课堂会变得既有趣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