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读书心得
本月读的教育书籍是《中国教育名家思想》,此书选定了孔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蔡元培、陶行知这七位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重教尊师、兴学育才的灿烂历史。
孔子一生行教天下,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不仅建构了儒家学说,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更重要的是其“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使中国的学校教育由“学术官守”而走向平民社会,并且对前来受教者,他皆能因材施教,以种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之成才成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教学,循循善诱,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当学生“心愤愤”、“口悱悱”时,即心求知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进行启发,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可见,孔子是主张创造条件让学生处于充分的心理准备状态下,利用这种境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深远。
董仲舒是第一次对儒学进行改造的关键人物。他从汉代现实政治的需要出发,以儒学为基本思想,吸取阴阳五行和法家等思想,把先秦的原始儒学塑造成适合汉朝封建统治要求的汉代新儒学。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特别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必仁则智”“明于性情”“强勉行道”。这里面的“必仁则智”,强调了德育和智育的统一,二者要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更应该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马说》脍炙人口,他十分重视人才的培育、选拔与任用;他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学者必有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学习者的求知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提倡“能者为师”,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传授者与学习者的关系,还可以是朋友,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师生的关系是可以转换的。现在对我们依然深有启发,作为老师不应高高在上,应用谦逊的态度来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朱熹是理学之集大成者,他从教育作用在于“复性“的目的出发,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德育与智育之间、大学与小学之间、格物与穷理之间、求师与自学之间等一系列的辩证关系与联系,从而解答了学校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历史问题。 朱熹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称为“朱子读书法”,概括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学习都需树立志向,明确目标,刻苦钻研,深入探究,精神专注,意志坚强,持之以恒。
与朱熹的“格物穷理”不同,王守仁则向另一个方面延展——“尽心穷理”,强调教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内心修养。由于重视人的心性,阳明先生对教育本体和本质问题形成了自己的非凡见解:于儿重教育强调顺应性情;于社会教育重视清肃心魔;于学生能力培养重在“自家化解”;于教育成效检测视其“知行合一。”
“学界泰斗”蔡元培,他借助自己融合中西的哲学基础和知识体系,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而且从儿童本位出发,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提出了前无古人的论见。
近代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为可贵的是他的教育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爱满天下”的大爱,感动并激励着一代代教育人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七位教育名家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拜读他们的思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