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初涉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二)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这是冯友兰先生根据司马谈所称的六家里,套用刘歆的说法得出的。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冯友兰先生解释说:“把讲授经书、礼乐见长的教师称为‘儒’或‘士’”;把精通兵法或武艺的教师称为‘侠’;把擅长辩论的教师称为‘辩者’;把以巫医、星相、占卜、术数见长的老师他们的知识称为‘方术’这些人称为‘方士’;把凭对政治的实际知识,献纵横捭阖之策,成为诸侯王公的顾问或官员,称为‘法术之士’;而把具有学识才干,对当时现实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者,称为‘隐者’。”
关于吏师不分
刘歆在他的理论里说:在周朝礼崩乐坏(即社会动乱、政制解体)之前,即周朝前期,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因此,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这就是说,当时没有任何私人教师,担任教师的都是政府的官吏。
难怪周朝过后春秋时期的孔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的第一人。
那时贵族不仅是政治统治者、地主,而且是唯一有机会受教育的阶级,诸侯的家宅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权利的中心,还是文化的中心。至于普通百姓,既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也没有文化知识,因此在他们中间也没有出现什么学者。这就是西周时期“吏师不分”的历史背景。
当时的普通百姓因为社会地位低下,自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相比今天,国家倡导的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适龄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多么幸福的事儿!毕竟知识改变命运,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吏”和“师”什么时候分离的?
吏师分离
公元前七世纪到前三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大转变的时期。
先前的贵族官吏,散落民间后,凭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馆招收生徒,以维持生计。这些传授知识、发挥议论的私人教师,就成为了“师”。这是“师”和“吏”分离的开始。从此以后,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受教育的机会也更多了。
礼崩乐坏
公元前七世纪时,已经有贵族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于技有专长或其他原因,获得诸侯的宠信,成为高官。这就是周朝礼崩的真正意义,不仅周室的政治权利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瓦解了。
这就为后来出现的“吏师分离”创造了条件。沿着中国历史长河来认识中国的哲学,还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