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俊勇老师《逆向设计需要关注的9个要素》——以五年级“分数的意
今天得到孙俊勇老师提前剧透,自己的文章将要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首先就是替孙老师开心,然后就是敬佩之情再次从心底油然而生。作为小学数学的领军人,一线老师的偶像,孙老师真是名副其实!
从孙老师那里得到了文章的PDF版,我快速的下载、打印出来,先睹为快,细细品味起这道数学教学专业引领的大餐。
这篇文章就发表在《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1日第4版,这是一个特别策划的系列版块,孙老师的这一篇是逆向教学设计教学笔谈4,版面占了整版的三分之二左右。
孙老师以《逆向设计需要关注的9个要素》——以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为题,向我们展示了在逆向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环节、9个要素。分别是“确定学习结果”环节的关键要素:系统思维、关注学情、追求理解;“评量学习设计”环节的:寻找证据、设计任务、制定标准;“制订学习计划”环节的关键要素:明确方向、搭建框架、深度探究。
关注学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用。这是初读文章之后给我的第一感受。华应龙老师在教学《乘法估算》时引入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妈妈去超市购物,购买了单价8.99元/千克的芒果3千克,叔叔收了她23.97元,妈妈一看就说,叔叔收错钱了,你有什么看法?华老师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例真切感受到了学习乘法估算原来有那么大的用处。
之前参加潍坊市“教学评一致性”汇报展示时,有好多学校在学习目标里显示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理解目标。当时是第一次听到 “理解目标” 这个词,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从孙老师的文章里再次看到,也算是有了答案。原来这是一个更高的目标,更加深化、内化的目标,也即是“学习结果”背后隐藏的更有价值的隐性观念、原理或思想。
2020年第10期上《基础教育课程》发表了莫景祺主任的文章《将评价纳入教学设计》一文,提到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本应包含教学评价。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应重视将评价科学纳入教学设计,应该采取四种基本策略,其中写到:着重解决评价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在持续实践中提高教学评价设计能力。
我们在评量教学设计时,孙老师提到的要素4:寻找证据,也强调了对隐性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证据是个难点,孙老师指出可以借助情境及问题串来找到学生是否达成该结果的证据。这里也给了我思路与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对于任务的设计更加有了指向性。那对于学生是否完成任务,是否达到要求,评价标准的制定就尤为重要。在孙老师提供的学习标准分数的意义示例里的“理解”评价标准与“知识”及“技能”校准一样分为了4个等次,重在通过学生的表达来判定是否达成,也即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数学的体操。通过语言表达,我们才会看到孩子的隐性的思维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去哪里,下面就是怎么去的问题了,在去的路上可根据方向,不断改进。我们有了目标的导向,评价衡量的标准,现在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就会变得游刃有余了,制定计划就可以多维度、多梯度的搭建框架。孙老师借助溪水流淌这一最寻常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思考。这里竟然可以得出人生的哲理、课堂的真谛。引导学生停下脚步,回顾学习历程、深入思考、有效探究,让学生长出结构化的思维和迁移。
孙老师的文章让我再次感受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评一致性落地的方法及策略。看一看,听一听,很快就忘了;想一想,动一动才会成为我们的思想。
感谢孙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