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活着——《论语》学习332-333
子路篇第十三·三O(332)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钱穆译】先生说:“用不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只好说是抛弃了他们。”
【杨伯峻译】孔子道:“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踏生命。“
【傅佩荣译】孔子说:“让没有受过教育与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就等于是遗弃他们。”
教,教授,训练。弃,抛弃。
孔子说,如果用未经训练的人民去作战,无疑是糟蹋他们的生命。如果这样解释是合理的,那么上章“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论语·子路29》)就是讲的善人教民作战。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12》)孔子对战事很重视,很谨慎,不轻言。如果这二篇是谈战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面对战事,孔子首先想到的是民众。
这个道理太简单了,所以也有人这样断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那种不行善人之道,用残和杀企图使民众战栗、恐惧而治理国家的,就是遗弃、背叛民众,而最终也将被民众所遗弃。依据是《论语·子路11》篇中,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他们的解释也与我们常规的解释不一样,他们这样解释,使人善可以为邦百年,胜残去杀也可以为邦百年。
宪问篇第十四·一(333)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钱穆译】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先生说:“国家有道,固当出仕食禄。国家无道,仍是出仕食禄,那是可耻呀。”
【杨伯峻译】原宪问如何叫耻辱。孔子道:“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薪俸;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薪俸,这就是耻辱。”
【傅佩荣译】原宪请教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上轨道,才可做官领俸禄;国家不上轨道而做官领俸禄,就是耻辱。”
谷,俸禄。
本章和《论语·泰伯13》内容相近,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论语》有很多篇章谈到邦有道和邦无道的情况,其实都是孔子在告诫人们在身处这二种不同的环境中对道义的坚守和处世态度。
邦有道时,“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4》)上位者有礼,有义,有信,则民众恭敬,民众信服,民众忠心,人人愿意为国家效力,这个时候做官领取俸禄是正当合理的。但邦无道时,上位者无礼,无义,无信,则民众无礼,民众不服,民众叛逆,这个时候再做官领取俸禄无疑是失掉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失掉了君子恪守的道义,如果再不感到羞耻的话,那就是为虎作伥,狼狈为奸了。
本章对历来的为官者都是一种警示,对百姓也是一种警示,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同流合污,违背自己的良心,违背社会的正义,苟且偷生。做人是有道德底线的,人一旦逾越,必将后悔莫及。人生的路很长,有允许犯错的地方,但人生也很短,关键的地方切勿犯错,因为人生不可能重新来过。当你还在迷惘、徘徊的时候,不妨时常问问自己,我是要像狗一样的活着,还是堂堂正正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