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极限,积
开始第二章,极限的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5037455b0f2b3fb.png)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数学理论模型和对应的态射常常构成有趣的范畴,像集合及映射,向量空间及线性映射,拓扑空间及连续映射等等。
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学结构,经常在模型或态射上附加一些操作,比如笛卡尔积,商运算,同态核,并,交等等。这一章的目的就在于给出一个更加普遍的理论,可以将绝大多数的这样的数学构造视为他的特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b1a22515b9fbb9b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b95f9b8271887c1.png)
积
大家都知道如何构造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就是一个有序对集,并且还有两个标准的透射。而且,对于任意的集合,和这个集合到两个基础集的映射,存在唯一的映射从这个集合到笛卡尔积集,并满足上面的交换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bc574c3d63c4382a.png)
将集合和映射替换为范畴和函子,于是上面的交换图其实代表了两个范畴的积,这在前面已经学过了。这个事实其实要更加的普遍,对每一个范畴都有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4c1b1ecf633a0859.png)
C是一个范畴,A,B是C的对象,于是A,B的一个积,定义为三元组,其中,P是C的一个对象,另外两个是P分别到A,B的态射。并且对于别的三元组,存在唯一的态射使得交换图成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7882fb2857c93358.png)
虚线指存在唯一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d5fcbb66121d7f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3864167783449d4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082278881b999a1c.png)
很容易认识到
在范畴中,两个对象的笛卡尔积,如果存在,就在同构的意义下唯一。也就是说即使存在不同的笛卡尔积,他们之间必定存在同构映射。
证明,考虑两个积,则他们可以互相转化,这个转化映射就是所需的同构映射。即
,同理
。于是s,r都是同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ac25d84f5d93070c.png)
于是,因为上面的定理,就可以将两对象的积记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55621fb6c65b2277.png)
一个常犯的错误是认为透射是满态,这是不对的,即使在集合范畴中也是不对的,当一个集合是空集,另一个不是空集,那么pA就不是满的,因此不是满态。(解释一下,B是空集,那么AxB就是空集,于是pA就是空映射)
另一个常犯的错误是认为,只要固定了对象P=AxB,透射就是唯一的,这也不对,因为定义中对象和透射都是在同构的意义下定义的,后面会给出反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020785006ac1e006.png)
范畴中,只要对应的积存在,下面的同构就成立。
证明,交换前后都是积,所以存在同构,下面的只是命题的一个推广,可以证明也是成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0677b7e663e1ce0c.png)
AXB,BXA之间的同构常称之为扭转同构
上面的命题暗示了可定义n对象积,实际上,任意对象族的积都是可以定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0ee4050d15a4da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21d5faa7c6e4d670.png)
对象和一族透射,构成了对象族的积。
先到这了,积是很普遍的构造,积空间是很多数学结构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