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文荟我的最爱

王崧舟:处理课堂节奏——收放有序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70人  行走在灵动的笔尖上
王崧舟:处理课堂节奏——收放有序

一堂语文课,既需要围绕文本的内容,指向学习目标,防止各种噪音,各种干扰的出现,这叫收。但是如果一堂课都是收,这堂课会显得比较机械、比较呆板,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放。

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收放自如,这样的课才是好的课。那么对于收放有序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呢?矛盾的主要方面恰恰就在这个“放”上。你敢不敢放?在什么时候放?放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老师在设计课堂节奏的时候,需要深入思量的问题。

我们也来看一个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美国洛杉矶一次大地震。地震以后,在余震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阿曼达的父亲赶到学校现场去救他的孩子,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最后他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堆里边挖,挖,挖!连续挖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把他儿子救出来,包括跟他儿子在一起的其他同学,都救出来了。

这一堂课的收放节奏怎么来设计呢?有一位老师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在课文学习的高潮:那就是阿曼达的父亲把阿曼达和他的伙伴们都救出来了之后,设计了一个很精彩的“放”。

老师说:“其实这个故事,可能会有这样三种结局。”这就开始放了,因为本来课文只有一种结局的。

“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那就是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三十八个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十四个孩子。其实也就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对于这个结局,学生怎么看?”学生都说这个父亲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你看,别的同学的父母在这个废墟堆前看了看,找了找,然后呢?哭喊几声就走了,他们都觉得没有指望,没有希望了,自己的孩子不可能生还了,但是恰恰就是这个父亲,他坚信儿子在等着他,他坚信他能够跟儿子在一起,这种基于信念的父爱,感动了所有的学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父亲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很让人感动。但是请注意,这只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

老师接着说:“要是故事的发生变成了这样的结局。我们来看,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三十八个小时,但是请注意,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是存在的呀!因为是地震,不确定因素太多了!那么让学生来讨论:假如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样,你怎么看待这位父亲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开始有了一些分化。有的孩子就说了:“哎呀,这太可惜了!毕竟儿子死了!”但是虽然惋惜,虽然觉得遗憾,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充分地认可这位父亲。他们觉得: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儿子死了,但是父亲在挖掘的这个过程当中,展现了一种基于信念的伟大的父爱,依然让人感动,这个结局也不错。

下面继续开放。老师说:“假如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而是这样呢?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三十八个小时。注意结局是这样,最终不但没有救出儿子,连自己也被余震中坍塌的房子压死了。儿子死了,自己也死了,是这样的结局。”学生怎么看?这个时候分化就更大了,有不少的孩子就觉得这就不值得了,是不是?儿子已经死了,没有指望了,你本来是好好的抗震救灾,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所以有的孩子说:“这位父亲的爱可能有点盲目,缺乏科学。”这时候分化就大起来了,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之间深度地对话和沟通,最后,大家的意见依然基本趋于一致。大家觉得即便如此,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因素,父亲最后因为救儿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写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无私的爱。其实更加让人感动,尽管是悲壮的。

你看这篇课文,假如我们完全按照课文的情节线索来处理教学内容:起因怎么样?经过怎么样?高潮怎么样?结局怎么样?也没错,但是我们会感觉这样的教学节奏比较呆板,比较机械,不够灵动。

什么原因?因为你一味地收,一味的把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情感,拉到课文规定的情节上面来。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放学生一马。你看这位老师设计的这三个不同的结局,在这个时候,课堂节奏就有了收放有序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样的课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