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吃饭时喋喋不休的朋友
“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1
最近,朋友小玉向我倾诉了一件事:和朋友聚餐,有位朋友的家属姗姗来迟,等到点餐,当有人询问喜好、忌口时,这位家属一言不发,饭菜上来后,开始对自己的男朋友大发雷霆,说自己不能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在座的人都很尴尬,勉勉强强吃完饭,大家期待已久的聚餐不欢而散。
想起和朋友一起吃饭时,总有一位朋友喜欢霸占着菜单,不问别人的意见,就先点很多超出食量的饭菜,等饭菜上来后,一个个自己先尝一口,再来一句这道不好吃,那道味道太重,其他人吃也不是,不是也不是,饭间无言,几乎全是那位朋友在发表他的看法,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五星级美食家屈尊下架来民间小馆就餐,其他人都成了陪客。
前段时间,陪一位朋友赴宴,同桌有位十七八岁的“小朋友”,和父母坐在一起,一脸不情愿的用餐,席间,常用“高谈阔论”的声音“窃窃私语”,说自己不愿意来这种小场面就餐,然而,“小朋友”一边这样说着,一边飞快的转动转盘,常常在别人还在夹菜的时候,就把转盘转到自己喜欢吃的菜,真真是力行“口嫌体正直”这句话。
2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吃,所以,这吃饭的场面在中国是必不可少的,一场社交在饭桌上开始、一份情谊在饭桌上凝结、一桩合作在饭桌上达成……
就在这短短的用餐时间,人们的话语、动作、行为却无不在彰显其人的教养。
曾国藩在《冰鉴》一书中曾经写道“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其意约为,只要是大家情态,即使是羞涩,亦不会失去其的涵养;反之,只要是小儿般的情态,愈是用又跳又叫之类的幼稚举动去掩饰真相,反而愈是显得幼稚和粗俗。
吃饭时的情态所反映的教养问题,越是简单越是真实。
3
古有《常礼举要》来讲解人们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的日常礼节,其中,只是关于居家的篇章就有三条和吃饭有关“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不挑剔食之美恶;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仔细想想,这些不正是我们所厌恶的细节吗?
一次和朋友外出吃饭,上菜前聊天,邻座传来吧唧嘴的声音,朋友马上开始抱怨,谈论起吧唧嘴的罪恶,说吧唧嘴有多么多么没素质,虽然以处女座强迫症的身份来说,我也很讨厌吧唧嘴,甚至是听到就很烦扰,但还是默默的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因为我深知,以不能容忍他人行为来体现自己教养的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没有教养的。
3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没有教养的人总爱抓住别人的过失来不断的增加自己优越感,有教养的人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们会懂的约束自己,而不是苛责别人。
Education begins a gentleman, conversation completes him。
人的教养始于教育,成于社交。
如果你想要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有教养的人,那就先学会吃饭的教养吧。另外,关于教养,《常礼举要》这本书,真的不容错过。(不多说了,墨墨要去把这本书好好消化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