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学校底蕴的营筑人
最近北京昌平区城关小学校长、数学老师柏继明成为了教育界的红人。她的走红不是借助高科技对自己进行粉饰,也不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带领老师对话教育行政部门,而是身体力行为广大老师减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自觉和发展,拒绝用道德绑架教师,提倡多元化备课,拒绝僵化的教案检查,不要求教师打卡,为了让教师快乐地工作,而不是让教师痛苦。
从柏继明的社会角色看,她首先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所以她时刻谨记“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使命,不忘教师的初心,实实在在地践行着教师的初心,并在“如何钻研,如何上好课”方面带头示范,不会因为自己的行政事务而“远离讲台、远离学生、远离教师教学生活”;而身为校长,她以实际行动贯彻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学校校长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在大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要求。正是因为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发展规律,并依照教育和学校发展的规律管理学校,才有了北京昌平区城关小学的“万花丛中别样红”。
“一批好校长,成就一批好学校,成就一批优秀卓越的老师。”身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校长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执行者,又是把各种指导性精神落到实处的贯彻者,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监督者和服务者,更是站在三尺讲台为学生授业的教学者。几重身份,如果角色处理的不当,对学校、对自己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校长脱离教学一线,专职“做官”,放不下“官阶”,靠僵化的管理制度过日子,怎么可能创造性地履职?怎么可能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怎么可能遵循学校应有的发展规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怎么可能在建设学校软实力和打下厚重的精神底子殚精竭虑?更不可能沉下身子、静下心来精于教学。
身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白“教育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和“学校不是以面积的大小、高楼多少来评价其优劣,而是以有多少名师、大师,能够培养出多少优秀、卓越的人才论高低”的道理。学校不是一般性产品的加工厂,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所以,对学校的管理,摒弃一般性工厂管理思维是首要条件。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学校在管理时,只有把他们放置到“人”的高度,遵从人的本义进行,才会和谐。从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看,“育人”是是先决性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而把“育分”作为重点,把培养更多的能够很好地应试的工具作为终极目标,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纵使能够取得短期效益,但时间一长必将引发很多不可预知的“次生灾害”。而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校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校长只盯着学校的升学率,只关注学校每年向高一级别的优质学校输送学生的数量,只在意老师所授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这种被分数、排名和升学率包裹的生活只会把师生折磨的身心疲惫,不可能获得快乐感和幸福感。
学校是人成长的地方,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是物质和精神组成的复合体,除了需要物质以维持生命,更需要精神的给养。对一个人的认定,除了物质的外在参考,更需要内在的精神条件。对学生的评价,成绩固然是一个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打下的精神底子如何,对其以后生活和工作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放眼当下,高分低能,只会考试,不会生活的大有人在。他们之所以这样,学校教育难逃其咎。作为学校的当家人,校长应该意识到学校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担负的使命。得分的机器容易培养,有终生学习能力、能够健康积极的生活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的培养不是单凭机械性的训练可以实现的。因此,校长在经营(不是管理)学校时,除了着眼于学生眼前的成长,更需要放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除了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还应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教师是教育目标的落实者,学校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他们的教学导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育。)而要真正做到这些,校长治校的思维转变是前提,继之加强软实力的校园建设是基本保障。再响亮的口号,如果没有具体的抓手,只能是纸上谈兵。校园环境的营造,各种配套设施的提供是保证师生参与多样化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生活的基本条件。一个成功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所名校也会在培植属于自己学校的文化用尽心思。一所学校如果能够成为以文化人的精神修炼场,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在任何一个岗位都能够撑起一片天。而要做到这些,校长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校长”的称谓是对一个人职业的冠名,校长的本位角色首先是教师。既然是教师,三尺讲台是自己的主阵地。一个校长如果丢掉主战场而言他,这是舍本逐末的职业荒废。毕竟,行政职位是短时性的,而工作职位则是终生性的。“一本书、一支笔、三尺讲台”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三件宝,如果把它们丢掉了,人生的色彩会慢慢变暗。实践出真知,校长只有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对学情、教情有最真实、最客观的了解。掌握了第一手翔实的材料,在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时才会有针对性;“教学相长”,校长只有站在三尺讲台上精于本业的传授,才能发现自己专业的不足,才会从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学以外发现不了的东西。这样,有利于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只有站在教师的位置体验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线教师的甘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才会有针对性。
放眼当下,虽然绝大多数校长都是“二婚”——几乎很难看到哪个学校校长是被“指腹为婚”的。虽然他们与任职学校很难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情,但“既来之则安之”,为任一校就应该为学校播种下一粒好种子。不求“留得生前身后名”,只为那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批学生、一批批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所创新,善于创新的好校长,首先是好教师,是卓越的教师,是深深懂得教师发展律和引导教师发展的人。有了这样的情怀与担当,学校的发展自然不会“泯然众人”了。(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