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办医需“公”“民”真正平等
医药经济报
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长策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3)》近日在京发布。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提出,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而《民营医院蓝皮书》经过分析,认为全国社会办医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促进社会资本办医,自2009年以来政府至少发布了十份文件,出台了大量的相关鼓励政策,从税收到技术准入,从人事到科研学术,以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门槛。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提到“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可以说,从政策层面,从宏观层面,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地位是平等。
可是,微观层面呢?
先说医保。虽然政策文件已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但在实际运行中,对非公立医院获得医保定点资格仍存在准入门槛,部分地区存在报销歧视,与公立医院相比,医保核定费用和保销比例有差距。尤其是在跨医保管辖区域异地报销中更显突出。
再来看职称评定。政策文件明确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职称评定、人才培训等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但在实际运行中,民营医院在学术科研资源、资质方面存在短板,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影响甚大,评定初中级职称时差别或许不大,但到高级职称时,则差别就十分明显了。而此时正是医师们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可想而知,民营医院要留住人才的成本有多么高昂。这也是当下民营医院人才结构多为“哑铃”型的根本原因。
又比如多点执业。政策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医师可以多点执业”。但在实际运行中,想要多点执业的医师们顾虑重重,引发被排挤的担忧,政策发布以来,全国真正开始多点执业的医师数量很少,深圳颁布的有关多点执业的地方政策也因问题多多而被收回。
民营医院人才匮乏问题解决不了,在医院评级、重点专科建设、学术地位方面甚至在医患纠纷处理方面,“公”“民”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也就解决不了。而没有这些作为医院品牌的技术支撑,民营医院在顾客心智中的感知就总会存在缺失,社会评价总也摆脱不了负面因素,医保资格获取也就问题多多。可见,民营医院运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而当下,政府办医院与社会资本办医院在人才方面最大的不平等之处是什么?是人的身份。政府办医,人员有事业编制,这是金钟罩。医改至今,4年过去,在事业编制上却未见半点变革。试问,同样是非营利医疗机构,同样是在为社会做公益,为什么就撤不掉这个事业编制?
其实,不仅是社会资本办医需要“公”“民”之间的平等,医改取得成功也需要“公”“民”之间的平等,只有“公”“民”之间存在实实在在的平等,社会资本才敢进来,因为只有这样,社会资本才留得住,才能发展壮大起来。否则,就真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