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孩子定义的“家”
2018-11-29 本文已影响11人
彬彬福建
上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这节课。
师: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我们逐渐长大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更多的空间,渴望更广阔的世界。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小组研讨后派代表上黑板写。

生1:家是心灵的港湾——在你疲倦不堪的时候给你带来温暖的地方。
生2:家是避风所,是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
生3:家是一句亲切的叮嘱——出门注意安全。

生4:家是庇护所——为我们遮风挡雨。
生5:家是可以哭诉的地方——我不过去。
生6:家是一种感情,是游子在外拼搏唯一的牵挂。

生7:家是避风港,如果受委屈就回家吧。
生8:家是温暖的地方,每当回到家就感到温暖,有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生9:家是一条传送带,我们转达着温暖与亲情,相互帮助,也相互关心,感受着亲情。
学生们质朴和真挚的语言,说出了家的意味,家是我们的生命居所,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抚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家是我们成长的土壤,家庭给孩子的成长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父母的视野格局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生命的广度和高度。现在乡镇中学一个班有一半多属于留守儿童,有时候我也很担忧这些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