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平?
今天在得到的《邵恒头条》里,重听了邵恒对刘润老师关于“公平公正公开”的介绍。
“公平吗?”这是我们日常交流中常会出现的一个争执点。
节目中吧公平和公正明确的分开进行讨论,这个方式在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有使用。但可惜的是,并不明确,也没有进行刻意的分辨。
刘润老师的观点是,公平是指衡量事物用同一把尺子。
什么叫不是“同一把”?邵恒举了个例子:
妈妈对哥哥说:你怎么不把东西分给弟弟吃?哥哥说:因为弟弟也没有分给我啊。妈妈说:他不一样,他是弟弟。
这就是不公平。妈妈用了两把尺子:用分享丈量哥哥,用独享丈量弟弟。
公正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不同价值观的群体之间难以达成共识。
关键问题是,“公正”由谁来定义。
刘润老师的观点是,利益相关方有权定义“公正”,他们对结果负责。
刘润老师的例子是哈佛大学招生的“捐款优先”的规则。因为招生和学校经营的状况,由哈佛校方负责,他们有权定义“公正”。
这个例子非常经典,但在这里不太好理解,因为有其他的背景信息我无法介绍太全面,我换一个例子。
还是前面那个哥哥弟弟分食物的事,妈妈如果再给出一个规则(也算是一把尺子):大的要让着点小的。
那么哥哥要分给弟弟食物就是必须的。
这里面,因为孩子小,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承担责任,并为后果负责。所以妈妈有权利定义“公正”。
但这个“公正”公平吗?不一定,和价值观(育儿观念)有关系。
公正并不一定就是公平的,公平的也不一定就是公正的。
“公正”和价值观有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公开”。
公开就是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认可“公正”的人共同监督“公平”。
刘润老师的例子是美国大选,计票接受公众监督。
我个人觉得这个例子不够经典,因为大选被操纵舞弊,时见报端。即便是现在的“特离谱”,“通俄门”还没有完全摆脱。
我也找不到心仪的例子,只能先这样来理解了。
可以用这个工具在生活中分析一下我们关于“公平”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