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美国华裔教授严文蕃指出,中国的学校,一直在致力于纸笔测试能够检测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相对而言,美国的课堂,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更重视身体的素质,非学术性知识如组织、领导,人际交往、审美情趣等训育,还有包括思辨、提问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不考的知识与技能也相对不会放过——我们的教考,如何分离呢?教师仅仅教要考的知识点,不考的点和学科,一带而过,学生与老师一起敷衍,还谈什么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
蓝色的部分中的“心理”,我们的学校完成的好吗?
现实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课堂。
课堂,不能求高效、神效,而应该求有效。
有效的标准是,四个“增值”。
第一,是动力值。学生在课堂不会降低学习动力、减少学习兴趣,而是在唤醒、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我期望;
第二,是方法值。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训育,自我发现,提炼,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是意义值。学生学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直接有用的,但是对其终身发展、生活品质提升,是有价值的,积累面向未来的正能量。
第四,是知能或数量值。学生学习到的记忆性知识和解题技巧,问题解决的能力等。
基于以上认知,我对课堂中的教师要求是:以学定教,优教导学。
01
在这样的标准下,教师要自我反思,自己的课堂角色。
角色一,领导者。教师对学生是“领导”,是通过教学准备、激发学生以及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而实现的。“领导”这一角色,更多是服务、支持、唤醒、移情、共情…
角色二,教学者。教师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教学。很多教师以为“教学”就是“教”,就是讲授,就是教做练习,而忘记了,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仅仅只是完成“教”知识、“教”技能。
角色三,组织者。一整套组织技能如班级管理、与他人协作、沟通等能力。所有的教学环节,离不开对泰勒的《课堂教学原理》中导入、新授、练习、反馈、总结的五步理解,但是如何一一落实,通过合作学习、讨论、提问、问题解决、讲授、直接教学等,来形成有效的课堂环节,如一支曲子,有主曲、副曲、过门一样,节奏快慢得宜。
教师往往眼中“无人”,只有教材、习题,还有每周要完成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学科素养,但最关键的是,要有爱。爱的明确指向是:理解、宽容、耐心、幽默——幽默更多是因为懂得自嘲,而不是嘲笑学生。
教师的最终任务是,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才能激发他的热情、潜能和禀赋,才能够去追求一个更大的目标。
02
课堂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完成四个小目标,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第一,激发深度学习。教师始终要将“热爱学习=积极情感”这个公式记在心中。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律的学习者。
完成这个小目标,教师要特别关注:互动。
课堂上,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与知识互动、与同伴互动、与教师互动、与社会互动、与自然互动,互动中,有对话、有思考、有体验……
学生们热爱互动,热爱研讨、展示、表演,教师及时的个人反馈、指导。
我们的课堂,太多的教师主导,形式单一,控制为主。师生、生生互动时间长短,与课堂效果有极大相关。占比达到36%。其次,是学生得到的鼓励。不仅仅是教师的积极反馈,还有同伴彼此的鼓励、激励。
学生只有在多种互动中,发展自主性。如果有所谓“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么,自主性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规律。但,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学校里得到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总是被冷漠、忽视、与书本知识大眼对小眼,抽象的概念无法还原为具象的生活,空对空的讲解,实在是低效、无效的课堂,更遑论热爱学习了。
严文蕃教授以数据解读课堂互动的重要性第二,学科知识。
1.清晰授课
2. 目标设计指向学生学习难点
3. 提问与理答的多样化
4. 个别化的即时反馈
5. 精准的练习设计
6. 理错
7. 学生的学习投入
第三,思维与问题的解决能力。
1. 个体学生的语言数量与质量
2. 理答等待时间
3. 挑战性任务的设计
4. 联结以往的知识
5. 理错
6. 联结学生
7. 总结规律
第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基于教育心理学对学习风格的分析,任何人都在感官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偏好。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学习风格。
1.视觉型学习风格;
2.听觉型学习风格;
3.动觉\触觉型学习风格。
视觉型学习风格,占人群的35%
听觉型学习风格,占人群的25%
动觉型学习风格,占人群的40%
三种不同的学习风格,有其不同的学习习惯、方法,需要学生在教师反复引导、自我辨识上,逐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不同学科,对应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
教师,不仅仅需要学科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点心理学知识。教育,无非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整合。
03
教师从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才能主动寻找,自己在课堂上的三种角色,是否在不同课型、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中各有侧重。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只有主动学习,学习的记忆留存度才高04
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选择,教学达成结果是不同的。
教师不要傻教,把学生教傻我们的研讨:
1.我以为,主要有教师课堂理念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教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40分钟的时间我必须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到一个学期我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学校追责,学生学业成绩不能提高,也会把责任推给教师,所以,教师首先想要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效果如何,则完全是学生,甚至是学校的问题,至少教师就不可能被完全追责。因此,不少教师就如同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般,一定要把工作任务完成,以至于不那么关注对象本身。如果改为达标为导向的教学,教师自然会关注学生。可我们的标准在哪里?一节课,乃至一个学期,如果以学生学业成就来评价教师教学,我们的标准又是什么?
2.不容许慢的结果实则是越来越慢。深度学习的开端与必然是学生的学习意向,而学习意向的获得是建立在“自感能够胜任”之上的,尝试交流反馈以及及时的反复是自我效能感累积的前提。
* 这是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争取每天更新。涉及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兴趣爱好、情绪情感而定。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转发、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