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我喜欢的写作手法
啄木鸟老师用几节课时间,很仔细地给我们分析了鲁迅先生的《奔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析人物这方面。从语言、动作、心里的描写上分析人物当下所处状态、态和性格,利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英雄末路的后羿,见到嫦娥说话不敢高声,
嫦娥三个“哼”,形象逼真刻画出她对后羿的不满程度。
对话内容,还有嫦娥行动的语言描写上,能感受到三个“哼”的音调由高到底,嫦娥对后羿态度由很不满到还算可以的转变清晰可见。
后羿小心翼翼,嫦娥对后羿和现有生活不满的心里活动跃然纸上。
用对话描写,突出人物动机、行动、性格特点,还有矛盾冲突,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列如:老婆婆因为母鸡被射死,索要赔偿;逢蒙小人得意的嘴脸,后羿英雄豪迈气概,这些描写让故事情节层层递进。
期间穿插多个环境描写,时间变化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
老师说过,环境描写可以舒缓故事情节,为下文做好铺垫。
鲁迅的《本月》故事,时间只用了两个夜晚和一个白天时间,就让嫦娥奔向月亮了。而读者就是从环境的描写里知道了时间变化和日夜转换。
之前我是从来不去分析小说的,也不会,只是做个大概了解,有所感悟而已。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很难引起我的共鸣,更别提有所感悟了,这也是我听课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吧。
根据老师作业要求,硬着头皮啃了一部《京华烟云》,脑子里两种故事手法相互冲撞,有点分不清,觉得懂了,可是又好像一盆糊涂酱仍然在脑子里。
好在两位作家是同时代的,写作手法上没有太大分别,有区别的也只是作品针对的看众不同。
一个是战士,用文字做武器,目的唤起民众觉醒,写作手法上多有隐语和暗喻,没有老师带着结合当时大环境仔细分析解读,真的很难理解其意义所在。
另一个是胸怀整个东方文明,他的文章更多的是给世人展现古老文明的魅力。
他们对当时某些现象不满,用多变的写作手法创作出一个个经典作品。
说真的,没有老师领着解读,我还真的是搞不明白文学作品要怎么去阅读。
所幸有同学们做前锋,让我可以学习揣摩,同时也提醒自己:听课要认真,多思考老师为何要这么讲解分析。
多揣摩,多做练习,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