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知识源于惰性思维
——《挑战惰性知识》的课后心得
课程海报4月11日晚上,乡村青年教师“青椒计划”的学员们在期待中迎来了我们的第二十一节专业课程培训。这一次的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维育学部教授、心理学博士曾琦为大家授课,她的课程是《挑战惰性知识之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
说来实在令人汗颜。在听这堂课之前,我对惰性知识、布鲁纳等等这些词语一无所知,甚至是第一次听说。所以,曾老师的课程,无疑打开了我认识领域里的一个新世界。课程结束后,我又利用闲暇时间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了一下更为细致的了解,发现所谓的“惰性知识”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黑色陷阱,而在不知不觉中掉进去的人竟然成千上万,再说得大胆一点或许会占人口总量90%以上,甚至更多。
那么什么是惰性知识呢?
惰性知识是指人们刻意记忆时能够回忆起来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却不能被自发地用来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习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被自发地提取利用,这些知识被称为惰性知识。
那么惰性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想,除了先天因素和环境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人们的惰性思维。
什么是惰性思维呢?惰性思维是指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 惰性思维又可分为两种:一,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二,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心态。
事实上,思维的、思想的惰性要远比肉体的懒惰可怕的。肉体的懒惰充其量就是个懒人,而思想的思维的懒惰者,却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庸人、废人。你是不可能指望一个思维的懒惰者会有什么大的创举的。因为任何一个创举通常都是有很多问题组成的,都是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最终被解决的结果的体现。且不论其中一个好的创意的提出,单是问题的发现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心态的。一个思维的懒惰者,可以被动的应付着去解决问题,却决不可能主动的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所以他们最多只能麻木的做事,就象工业机器人一样,只懂得按照某个指令做事,而不能积极的成事的。
正如爱迪生发明灯泡。几千次的反复试验,恰恰证明了他是一个有着积极思维心态的人,所以他可以不断的找到新的问题,思考新的理论,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去一次次的验证着他的方案,所以最终注定他是会成功了。
惰性知识源于惰性思维惰性思维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譬如当碰到某件事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想当然的以为,它就应该是某个样子的,或者是就应该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还总会以此为借口,去怠慢于进一步思考。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谦逊是探讨的特征,那么,这与其说是害怕虚伪的标志,不如说是害怕真理的标志。谦逊是使我寸步难行的绊脚石。它是强加于探讨的一种对结论的恐惧,是一种对付真理的预防剂。”其实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谦逊”,正是惰性思维的一种。
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不但有大脑,还更善于运用大脑,更善于思考。而一些人因为长期的或主动或被动的从属于家庭或学校,或者因为长期的受到外在的否定评价,而过低的评价自我,丧失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消极怠慢于对事、行事,不愿意再去思考。还有一些人,则多是因为其父母等为其包办了一切,为其铺就了“和平”的人生路,不需要再思考,进而惰于思考,不愿意再去思考。
明白了这些,我们再来讨论如何避免所学到的知识成为惰性知识呢?
一些研究表明,知识的惰性程度受信息最初习得方式的影响,什么样的习得方式有助于克服惰性知识呢?
格拉格提出,智慧不是靠口头传授的,提倡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商业问题的工作环境中接触重要的概念和策略。今天哈佛商学院在商业可教学中仍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美国的其他许多职业学校中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景中学习能够使知识减少惰性。
所以,我们除了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克服惰性思维,避免思想僵化之外,还应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提炼学科的精髓、知识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围绕真实问题组织课堂,使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工作联系更加紧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以上内容就是我在本次学习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