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夷夏之辩的核心在于道德礼义---学论语《八佾》篇第五章

2017-11-22  本文已影响19人  微尘悦读

写于20171122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五章: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一章是个难题,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不同学者很多种解析。

        先理清三个词。一是 “夷狄之有君”的夷狄。夷,东夷,是古代对东部少数民族的称谓。狄,北狄,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此外,还有戎和蛮,西戎,是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谓。南蛮,是古代对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二是诸夏,指华夏族居住的各个诸侯国。三是“亡”,同“无”。

        先说说第一种解析,意思是“周边少数民族都拥护自己的国君,不像华夏诸侯国的国君名存实亡。”我更加支持这种解析,理解论语每一章节的含义要从上下文去理解。在《八佾第三》中处处谈的是孔子对礼崩乐坏的现实的抨击,孔子看到周边地区以前很落后的夷狄,现在推选出有大智慧的君主,没有而且不会僭礼,社会很和谐。而中原诸侯的君主确是名存实亡,即使周公的后裔,鲁国也是如此现状,权力都被大夫操控,名存实亡,处于无君状态,孔子已看不下去了。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华夏大地上也曾出现过多个少数民族创立的统一王朝,如金、元、清。在清朝康乾盛世时,君临天下,万国来朝。但到了清朝末年,社会混乱,封关锁国,原来的夷狄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文明不断提升。最后,清政府的大门被八国联军打开。历史告诉我们,世事无常,今之夷狄即是过去的诸夏,今之诸夏已是过去的夷狄了。

        第二种解析的意思是“东夷北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夏没有君主呢。” 这里涉及到华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夷夏之辩”。“夷狄”一词从源头来说,指的是中原以外的民族,但是,在孔子编订的《春秋》之中并不是指这些偏远的民族,而是一个道德文化方面的名词。也就是说,是用把道德礼义水平低下的地方叫做“夷狄”,把道德礼义水平高的地方叫做“诸夏”,或者叫做“华夏”。如果中原地区道德礼义水平不高,同样也叫做“夷狄”,中原之外的地方如果道德水平很高,也叫做“诸夏”。如果有了道德礼义,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优秀的民族,即使这个民族没有君王,也同样是优秀的;如果没有道德礼义,那么,这个民族就不是优秀民族,即使有君王,也没有什么可取的,道德礼义比君王更重要。

        在孔子的“三世说”之中,社会的文明程度低的是“继乱世”,道德礼义水平不高;文明程度较高的是“升平世”,道德礼义水平较高;文明程度最高的是“大同世”,道德礼义水平最高。华夏文化复兴就是要建立这样的“大同世”社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建设的就是“大同世”社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