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把握统计教学内涵,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14人  张松利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课程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那么,如何设计、实施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

一、结合实际,发现提出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身边的数据,做完练习后,我让孩子们自己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其中一个孩子提到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告诉我:他妈妈爱到离家较远的“丽宝”超市买东西,而奶奶却爱到家门口的“亚兴”超市买东西,这中间仅仅是距离的原因吗?他妈妈与奶奶的选择是否与其他同学妈妈、奶奶的选择一致呢?我忍不住让孩子们来帮忙分析。

二、经历过程,把握数据内涵

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抛出后,孩子们争先恐后,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种原因:

生1:我认为妈妈选“丽宝”的原因是“丽宝”东西新,全;

生2:因为妈妈有“丽宝”的卡;

生3:我觉得奶奶选择“亚兴”可能是因为“亚兴”建的比较早,她已经习惯在这儿买了;

生4:“亚兴”的同类产品相对而言,质量稍逊,但价格便宜,奶奶贪便宜,而妈妈宁愿花贵价钱买好东西;

生5:奶奶腿脚不好,不愿意到距离远的超市去买东西;

生6:妈妈会开车,所以不觉得“丽宝”远;

生7:还有可能是妈妈在“丽宝”附近上班,所以也很方便。

这中间,我只偶尔问一句:还会有其它原因吗?孩子们种种合情合理的猜测让我不容小觑。我又问他们:那其他同学的家长会怎样选择?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爱逛“丽宝”,而爷爷奶奶则爱逛“亚兴”。

我让他们继续分析:既然如此,上面的理由中哪一条是更符合大众选择标准的?经过分析、比对,他们一致认为生4的理由可能是绝大多数家长选择的依据。

经历这样的过程,孩子们发现:原来简单的生活现象中都蕴含着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信息,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决策。

三、提供依据,凸显分析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直接给他讲怎样决策,他肯定是一头雾水。所以,我换了个提问方式:那我们调查、分析了半天,有什么作用?

生1:老年人都爱逛“亚兴”,经理可以多进一点老年人喜欢的商品,投其所好;

生2:价格上再便宜点,可能去的老年人会更多;

生3:如果想新建一个超市,年轻人多的地方可以建大型综合型超市,老年人多的地方可以建小型生活型超市。

这样的分析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数据的分析、决策的猜测上充分思考,从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统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数据分析观念,史宁中教授说,核心内容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具体的知识本身,而是概括很多知识的共性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和思维方法。教学中结合数据分析的过程,来进行推断、预测、推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