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如好文
陪同江苏省名师、特级教师吴晓茅先生听题为《咬文嚼字》的新授课。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课文,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篇指向自由创作的随笔,还因为它的教学目标指向学术论文的预热写作。这对于高中生来说,一是学术思维缺乏基础,二是一般性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才刚刚开始,对这种自由的、复杂的随笔把握难度很大。学的难度也加大了教的难度:如何寻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如何解构出有利于理解文本并达成教学目标的线索?就像面对命题作文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一样让人困惑与焦虑。
课堂上,师生对文本的复述式梳理,靠近高考题型的练习,越讨论越糊涂的文本解读,都将课堂拖入琐碎和平庸。课结束了,困惑与焦虑依然。
评课中,吴晓茅先生一个建议一堂好课初现端倪:用文章标题“咬文嚼字”总领课堂,从“咬”和“嚼”、“文”和“字”的辨析,从“咬文嚼字”的词典意义和在文章里的意义创新入手,赏读古今咬文嚼字典范并从中探查随笔写作的奥秘……
好课如好文。文之好坏首先取决于文心的优劣,就是看能否在丰富而纷乱的写作素材中寻找出能让素材变成题材,能赋予这些题材新的生命韵致的激发点或载体。写作学把这叫做灵感,学生们把这叫做作文的感觉。找到了,作文就成功了一半。一堂好课也莫不如此。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就是对一个例子的处理,处理的方式自然可以千姿百态,甚至还可以由这个例子引出更多别的例子。这就让语文课像写文章一样在起始阶段头绪繁多找不到入口,即使勉强进入,也因未经教师的体悟,始终找不到豁然开朗的感觉,最终只能落入对教参照本宣科式演绎的平庸。可见,课的好坏也取决于课的立意之高下,好课必须找到能牵动课堂所有元素的机关,这机关就是课的灵魂。
好文有妙心,好课有灵魂。文章有妙心,就会有好的表达,即使在结构和语言上有缺陷,也掩饰不住妙心的光芒。课堂有灵魂,就有了生长的力量,即使在推进中磕磕绊绊,也终能点燃智慧的光亮。有灵魂的课堂,首先要复活文本沉寂的灵魂,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因声求气,都是对文字符号里灵魂的呼唤。没有对文本的深度体悟,不能让作者彼时生命场景复活,课堂的灵魂就没有了种子。其次,要打开教师自我生命的大门。要借着文本的力量,连接教师的生命体悟,或是生活经历,或是阅读经验,让文本与教师个体生命充分融合、酝酿,让文本埋藏的灵魂种子得到滋养,开始萌发。第三,最重要的是要让这棵小苗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相连接,让灵魂之苗得到学生的生命浇灌,让它在每个学生的生命里茁壮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切实关照到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要素形成的教情和学情,要寻找到这些要素的契合点与承载体,这就是课堂的灵魂。
吴晓茅先生强调一堂课先要确立合理的教学中心,建议《咬文嚼字》一课的要紧扣“咬文嚼字”展开,就是在为这堂课重塑灵魂。“咬文嚼字”源于作者朱光潜先生对汉语言特点的智慧思考,也连接着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语言运用的经验和体会,并指向对理性认知的理性表达,自然就成了疗救这堂阅读课的还魂丹。
有灵魂的课,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