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文荟社会杂谈

创造与习得:习得这件小事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亲亲西米录

所谓的天才,是一个人四五岁时展现出来的才华,别人十四五岁、甚至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

                                                                                                                        ——西米妈妈语录


"习得"这件小事 从幼儿识字谈起

上篇讲了“创造”这件大事,下篇,我们重点谈“习得”这件小事。

西米妈妈中学的时候遇到一位“妙手提分”的名师,凡经她指导的学生,学习进步有如神助,就是大家口中的“名补”。

西米妈妈成绩很好,也禁不住加入“名补”昂贵的培优课。

“名补”也毫不吝啬抛出内功心法:“知识的重复就是力量”。

这句话简直是应试教育的通关秘籍。

西米妈妈秒懂,立马回家告诉家长,接下来的培优都不需要了。

考试,对西米妈而言,从来没有难过。

只要是有标准答案的,只要有必要,我基本都能高效高分过关。

连最讨厌的体育,也能几个月就从不及格到满分。

甚至去国外换国际驾照,都比别人高效入手。

在工作中也一样,凡是有定例的事情,办起来都麻溜儿滴~

这样的速成,偶尔会有马失前蹄。

特别是在大的考试上面,西米妈妈栽了几次。

好在人生韧性足够,能够继续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这些经验教训,以后会跟大家分享。

回到“习得”教育的讨论上面,无论是大学生和社会人冲刺的语言、资格考试,还是目前很多幼儿家长所焦虑的拼音、计算、识字,其实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反复训练很容易达成。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识字这件小事。

西米通过阅读识字已渐入佳境

西米妈妈不是虎妈,西米也不是牛娃。

西米爸爸更是猪队友。

小西米在知识类习得上,接触早,但起步晚。

这在《西米早教录》里面有阐述。

西米学习有自主性,我们尊重其天性,不打扰其节奏。

从两岁开始,她每晚都要听一两个小时的睡前故事。

最初是大人选择,后来她就集中某几本书,有些一天要听好几次,导致故事书翻烂再买同一本。

在读上面,她也是有要求的。

大人必须逐字指着念,念错了她立马指出必须纠正(可见她已经背熟了)。

这对成年人而言是非常非常煎熬的一件事。

好在她不喜欢爸爸和我流畅的讲,更喜欢外婆规规矩矩慢吞吞的念。

这个阶段,她会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我们也尝试过用字卡给她识字。

爸爸会把一堆字卡扔出来玩找字游戏,愉快高效。

但西米爸爸这么做,不是为了教育,而是纯属娱乐,并没有持久性。

字卡使用频率很低

猪队友靠不住,我只能自己上阵。

西米三岁时,我教了她几次,她不是特困就是特委屈。

看孩子不在状态,我也不勉强。

况且,正如西米早教班同学小顺妈妈所说,过早识字会导致孩子忽略绘本插图,影响孩子审美提升及想象力。

西米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审美的话,目前很怪异)。

她对图画和绘画高度敏感且充满热情,在不会书写的时候,每天都是通过绘画来记录心情(这个我会在之后分享)。

彩色图画比黑色铅字意义更重大的时期,我想多给她保留一阵。

与认字慢相对的,是她“阅读”能力快速增长。

事实上,在她两岁半的时候,她已经通过听觉记忆了很多故事,会拿着一本书逐字指“读”。

带她高铁出行,她那么一本正经的“读”书,确实唬住了周围的乘客,纷纷问我这孩子怎么识字的。

我也只有一脸苦笑,全靠演技呗~

虽然识字不多,但她看绘本的时间很长,还经常露出谜之微笑。

我还正想庆幸自己已经收获了一个会自主阅读的天使宝宝。

没想到半年以后她就迷上了平板,天天各种技巧来磨我们开机。

告诉我们平板上面有多少动画是利于她学习的。。。

其实我们没有强调过学习,但她总看动画片还是有负罪感吧。

四岁的后半段,我发现无论怎么购书,她也就是翻两下。

这个时候,我认为过去的看图画已经无法满足她的认知需要了,而文字又是拦路虎,导致她无法提起阅读兴趣,因此决定教她识字。

即使教,也只是从六月到八月为期两个月,每天半小时左右。

要想高效“习得”,教材很重要,短期大量突破是关键。

书买了不少,尝试下来这三本搭配最佳。

西米识字常用书

第一个是网红书《四五快读》,西米用得比较晚。

四岁后半段开始,每天一课甚至更快,两个月刷完前六册。

由于初始识字量不过百,这套书推进到第三册,她就开始吃力。

后来换了方法,先阅读文章,再识字,记不住也继续学下去。

有些字在后面会反复出现,即使一开始掌握不了,多次重复也能掌握。

四五的故事,她还挺喜欢,靠着兴趣硬着头皮撑下去。

与四五同步,加入迪士尼分级阅读,建立能识字能阅读的信心。

分级阅读,通过阅读识字、学习语言,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可惜中文分级阅读的读物较少。

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四五一路学完第六册并复习了几遍。

(第七册有多音字,暂时略过,第八册我让她自己看。)

此时,找不到特别好的拼音书,我就直接用的一年级语文教材。

继续一天读几课,只读不写,持续推进。

因为她自己看动画片学了基本的拼音,所以并没有花太多精力。

虽然拼读还是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我想在入小学之前解决即可。

两个多月的时间,她的识字量从字卡测的60多个,跃升到600个以上。

当然,这个并非有效识字量,有些字阅读的时候能够读出,但单独拿出来她未必认识。

因为识字量提升,阅读也没有了畏难心理,她又开始每天睡前自主阅读。

识字的兴趣也大增,外面的广告牌,兴趣班老师的课件,她都试着读出(各种兴趣班间接变成了识字课)。

这个时候,我给她教授生字的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算上最后一个月自主识字的过渡,整个过程耗时三个月,刚好升入幼儿园大班。

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不趁热打铁。

原因很简单,吃多了不消化,学多了掌握不了。

更何况,她已经可以自己觅食,我不能代她选择。

我给她买了动画读物及一些知名绘本及桥梁书,但结果她却对《父与子》、《地震来了怎么办》更加情有独钟。

识字只是为了阅读,阅读是为了提高认知。

哪种读物美味,哪种读物难以下咽,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西米识字,虽然从年龄和数量来看都不算突出,但效率非常高。

这也是习得教育的一个特点。

习得教育,只要适龄,方法得当,会非常快的达到效果。

因此,类似计算(而非数学)、拼音、识字,这类现在幼小衔接机构炒得最热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抢跑。

凡是在四年级以后会泯于众人的习得类教育,如果孩子没兴趣,其实没有必要强灌。

早期的领先,只是因为知识太简单、家长抓得紧的暂时现象。

知识不可能永远简单,家长不可能一辈子跟着,所以很多早期抢跑的孩子到四五年级都会缺乏后劲儿。

幼小衔接是否需要?

答案是肯定的。

但其衡量标准也不是识得几个拼音、会写几个汉字、会做多少计算这样简单的量化标准。

而且是身心、智力水平、家庭氛围等全方位调整的过程。

在婴幼阶段,几个月的年龄差别,在人际交往、表达和才智表现上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感受到差距和压力,家长应该更多耐心和陪伴,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把对差距的关注引导到对知识习得的兴趣上。

事实上,之所以幼小衔接的拼音、计算、识字会让众多家长焦虑,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就是很多家长的认知仅限于此。

因为懂得,所以啰嗦。

比如西米弹琴,爸爸因为不懂,每次都听得热泪盈眶。

而西米她姨是钢琴老师,每次看了西米弹琴的视频都要严正指出西米各种问题,每次!

以上省略西米她姨一望无际的语音留言无数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是因为懂得,所以眼睛里面容不下沙子。

望着像梦游娃娃一样懵懂的西米,我也会有焦虑。

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有时光机,让二十多岁的西米重返童年,她一定会告诫今天的我:“一零后的孩子从小比八零后要学得多、懂得多,所处的时代机遇也更多,老妈你应该操心的是你自己好伐?!”

这么一想马上惊醒,赶快充电。

毕竟,西米妈妈的慈母心,想走得更远。

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想助你一臂之力,在高等教育阶段,甚至垂垂老矣之时,还希望能跟你无碍交流,“平等”对话。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公众号:亲亲西米录, 微信号:qinqinximilu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