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看不厌,流水情愈长 ——刘泽民老师散文印象
刘泽民老师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老师。多年来,他经常耳提面命,使我在文学道路上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受了诸多教益,少走了不少弯路,避开了不少歧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纵笔文坛,矢志不渝,更是令人敬佩。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再次捧读《刘泽民散文集》,感觉更是受益匪浅。同时,对刘老师的散文,也有了一个更加鲜明、更加清晰、更加具体的印象。这本书共5辑,156篇。前四辑写山里家乡,“七彩山史”45篇,“山民的风采”23篇,“芬芳的园圃”10篇,“五味人生”26篇;最后一辑“四海游踪”52篇,写山外世界。
定位——独树一帜,情趣盎然
佩服刘老师对写作对象的把握。他给了家乡人一个特别独到的定位——山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赋予家乡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给予生活在家乡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以精神追求。在刘老师笔下,山民的形象特征,定位独到,角度独特,情趣横生。山民这一人物定位,如同是以大山生活为背景,为家乡的山水画铺染了一层底色。家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男男女女,齐聚刘老师笔下;家乡古老的传承、感人的故事、山外的趣闻,鲜活于刘老师心中。正是这独树一帜的人物定位,让家乡人的形象,分外鲜明,也让刘老师的作品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山民有山的厚重,亦有水的柔和;有山川中的劳作,亦有土地上的丰收。山水是他们的门户,他们是山水的魂魄。
构思——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构思方面,刘老师总能让情节与生活跌宕起伏,文字兴波,浪隐浪现,极具文学的冲击力。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现仅举一例。《风一程雨一程》写自己读初中时的路遇。这次上学,可以看作是作者踏上了一条风雨成长路。母亲很担心,父亲要送行,自己却决心要闯荡,潇洒上路。结果则是,父母担心不适意,少年上路始知难。风来了,我顶风而走;雨来了,我择榆而避。雨过,天晴,彩虹高挂,少年继续前行。谁料风雨再袭,而经过历练的心不慌,冒雨而进;风停,雨住,青山,绿水,虽然仍有泥泞。经历了自然的风雨,作者的心已经从青涩走向成熟,有了更深更新的感悟:人生的道路,风一程,雨一程。读至此处,不由想:有些时候,我们走过的是道路;有些时候,我们走过的是人生。
主题——潜滋暗长,渐入佳境
游记的写作,往往成为人们游历的笔记,少有深度。刘老师的散文集里,游记52篇,都写出了新意、深意,实现了对游记纪实的超越,总能在纵笔山水之间,将主题深藏其中,经作者推波助澜后,让读者为之眼亮、心热、血液沸腾。《认亲》一文的主题就很有代表性。作者写参加宜昌笔会的经历,在开幕式过后,与发言的符市长认亲。因为古代远嫁内蒙古的王昭君和调到内蒙古的王群书记,均从宜昌,这让内蒙古与宜昌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犹如亲戚一样。在这个背景下,作者与符市长认下了亲戚。
这段经历,十分特殊。作者以此为凭借,顺势运笔:“内蒙古的新厂不单宜昌有,解放后的五十年中,内地各省市都曾派干部、知识分子支援边疆。这些现代的‘昭君’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向内蒙古高原,在那黄土地里扎了根。他们与内蒙古各族人民一道,在包钢炼出一炉炉璀璨的钢花,在准格尔挖出一车车油亮的乌金,在大兴安岭栽下一山山郁郁青青的黑松,在黄河河套培育出一方方翠绿的稻秧……”这一处的推波助澜,让主题有了分量,有了深度,有了升华。
笔法——摇曳多姿,深入浅出
刘老师的笔法,十分丰富。回顾刘老师集中作品所运用的笔法,主要有四种:铺笔、散笔、虚笔、宕笔。
铺长引深,笔法清新。刘老师所用的铺笔,以铺排描写为主,同时,又特别注重对重点对象的展现,形成了铺有线、重有点、点线相生的风格,特别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织》一文,就运用了这样的写法。织绿意,织诗意,织生意,织人生,织生活;写泡子,说柳子,铺排春夏秋,写出了柳条“织”的意蕴、“织”的价值、“织”的象征意义。《碧山春》中,也运用了铺笔的写法,通过写杨金山的往事一串串、电视里的镜头一串串,结线为点——“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我的家乡。”这种把生活拉成长线、聚线为点的写法,透着一股新意,也令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
分散推进,共织锦绣。刘老师运用散笔的写法,虽然不多,但写得特别自然,特别美,在分散推进的同时,给人一种繁花满枝、繁花遍地的美感,令人不由深受感染、大受熏陶。《山路》一文,就是运用这种写法,来展现家乡山路的特点的。先写形,写山路“像细长的蛇”、“像天梯”、“像白色的飘带”、“像羞涩的少女”;再写关于山路的传说,描写讲故事、听故事的情景;描写早晨山民顺着山路去山上劳动;写夕阳里山民踩着山路唱歌;写山路上疯疯张张的爱情;写山路上“开路”的历史、人们的感恩;写山路见证人们索取的年代;写改革春风给山路带来的诗情画意;写山民对山路由衷的感情。笔虽散,意却连,连成一路历史一路歌,连成一种进步一条河,连成一片锦绣一片火。
虚实相生,巧夺天工。虚笔,往往是对生活写实的一种超越,具有一种魔幻魅力。如《思源井》一文。写实少,轻轻托起;虚笔多,重重渲染。主要写田五叔的几段“演义”。一段“演义”建村史,会看风水的老祖宗相中了青龙山,就有了这个村庄、这代代后人。一段“演义”打井史,1946年春,村里住进了大军,大军打下炮眼,炸出了“思源井”。一段“演义”改革东风吹进村,上级来人重修井,“思源井”变成了“龙泉井”。几段演义,演出了龙泉井的前世今生;其间穿插田五叔挨批斗投枯井的写实,把井与人、井与历史、井与时代串连起来。一口井,虚实相生,就这样牢牢印在读者的心中,那泉甘,那水甜,那份情感比蜜酽!
宕开收拢,浑然天成。做人贵直,为文贵曲。宕开一笔,往往会比平铺直叙多出层次,多出美感,多出意蕴。《校园月》写中秋节,写中秋的月。中秋月从少年印象中升起,中秋月从女学生送的月饼中芳香,中秋月在陪伴孤儿过节中温馨,中秋月从学生的来信中变得亲切,中秋月成为大家佳节的期盼。看月经年,睹月抒怀。作者至此轻轻宕开——“江南的月儿朗照否?东北的月儿朗照否?”这看似无意的一笔,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宕开,在感慨中引出结尾的收拢:校园里的人们都来忘着校园的月儿,一轮月儿连着五湖四海师生的心。没有那一笔宕开,结尾的“五湖四海”则生硬无比,让全文着实无法收拢了。而在一宕一扰之间,文章有了内蕴,有了提升,有了禅意。
一本厚厚的文集,汇集了刘老师的心血、智慧和精神,近200篇作品,35万字的累积,没有只言片语的敷衍,只有字斟句酌的谨严,实在令笔者由衷赞叹。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清明上河图》,想起了《史记》,或许,家乡人也会这样想。是的,这不是一本文集,而是一方世界,是刘老师奉献给人们的一座精神家园。在这座家园里,有春夏秋冬,有菽稷稻麦,有山水人物,有思情理悟——这里有一份多彩的人生,这是以家乡山区生活为重点、以祖国山河为位面的一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