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2.1我也从名字谈起
受老师启蒙,我也从名字谈起。
文芳老师在2.1 《写作的起点:说说「我」是谁》一节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名字为切入点,追溯了他的名字的来龙去脉。他还从写作天赋中获得自我认同感,时刻激励自己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文字配得上父亲给自己所起的这个有寓意“不凡”的名字,期望真正让读者感叹「文如其名」。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每一个宝宝呱呱坠地时,父母都饱含深情与无限期望,名字是父母给予孩子班上一生的重要礼物。
其实当初我也对文芳老师的名字有过类似质疑,我甚至想到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刘铁芳也「芳香」的「芳」,他们「才子师徒」是冥冥注定的缘分吗?
莞尔一笑,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名字。因为我这一辈的兄弟姐妹们名字中间都排“文”字,我姐姐叫文荣,堂姐叫文红,文芝,文朵,我父母最初给我起名叫“文舫”,我并不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感觉很叫起来不顺口。
而上小学时,我们班上同学的名字都叫「红艳,艳红,艳芬,艳玲,艳松」等,色彩明朗好的名字,我自己的名字则太「文」了,我的家人每天「文舫」长,「文舫」短地叫着,我即使不喜欢,也得默认。
1988年刚改革开放时,我上初中,我老姑一家搬迁到广东落户。虽然那时候南方是什么样的精彩世界我不知道,但是觉得内心充满了无限向往。我姑姑家的表哥们学习都非常优秀,是标准的学霸级别的,重点院校毕业后职场上,顺风顺水。我很是羡慕。
姑姑姑父很重视孩子上学,对我寄予了很大期待与物质资助,希望我能考上南方的大学。我就给自己取名「王燕南」,像小燕子一样往南飞。
后来,我由于常长跑突出,参加运动会总是得第二名「——」亚军,我的体育老师就开玩笑地说「亚」就是比男孩差点。我心血来潮索性把名字改为了「王亚男」,希望不亚于男孩。
升入高中,我也经常遇到一些人看到我的名字以为我家没有男孩,我父母想要儿子才为我起的这个名字。其实,我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
上了师专之后,我觉得叫「楠」感觉温柔一点。毕业后,回到我的母校教高中,有一个教体育的女同事也叫「王亚男」,她短头发,从不穿长裙,假小子气,十足说话很牛,领导为了把我俩分开常给我把名字写成「亚楠」。有意思的是,所教的学生与我重名的也很多, 我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叫他们回答问题。
进入徐水小学,我的同事和刘静校长都亲切地叫我「大男男」,我的学生兼同事则是「小男男」我挺喜欢。到了瀑河小学支教,领导老师都尊重的称我为「王老师」,开始我还很不习惯,没有「大男男」听着熟悉。
文芳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接纳并喜欢上自己的名字。受其影响,我马上百度了「度娘」”,搜索「文舫」的含义:
“舫”,装饰华美的游艇。如:「游舫」、「画舫」。
"鹢首驰文舫,龙鳞舞绣襦。"——明 刘基 《钱唐怀古得吴字》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舫,舟也。——《尔雅》
舫,船也。——《广雅》
哦,原来「文舫」就是指装饰华美的游艇。
我不禁豁然开朗起来。我从小就有自知之明,资质平庸的我没有表哥表弟表妹们聪明优秀,也不像我的哥哥姐姐和弟弟一样学习不行干脆自动辍学。我相信勤能补拙的力量,通过下功夫,笨鸟先飞,成为我们家族第一位通过读书考出来的大学生,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
一直到现在我那没有文化年过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天天望眼欲穿地期待着我的侄子侄女们能够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

我自幼喜欢读书,买书,喜欢旅游,喜欢东奔西跑地去参加培训。即使一辈子没有大出息,我却不甘愿做“ 井底之蛙”,向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洒脱人生境界。
幸运的是,近几年,我有缘连续三届参加了张文质和谢云二位老师发起的“ 教育行走公益研修营”。

2017年研修营结束后,我跟同伴报了厦门二日游。7月25上午,在厦门码头,我第一次登上了去鼓浪屿的渡轮。很享受那种“朝霞与白鹭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的感觉,至今回味无穷。
2018年7月25日在宁波,教育行走研修营结束后,我们坐大轮船去游览普陀山,天高海阔,浪漫之旅。

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7月28日,我和同事霞在杭州西湖坐船去三潭印月之前,我俩在一艘停泊在西湖岸边的装饰漂亮的「游舫」前,撑着太阳伞,摆弄着披肩,搔首弄姿,不用美图就大拍、特拍起来,臭美了好半天才买票登上「画舫」,一路欣赏眺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那种乘船而行,人在画中游,宛如置身天堂的愉悦之情,令人神往。
我一直在走啊,为了看看天上的太阳
我一直在走啊,为了看看水中的月亮
我的城市,我的远方
自由的教师创造自己的乌托邦
翻过一座山,我的朋友在前方
走进一座城,我的理想还在我心上
一群勇敢的人啦什么都不害怕
一群快乐的人啦走在自由的大地上
今年,由于疫情所致,“教育行走”上海站未能如愿走成。但是整个暑假,我每天早上晨练都穿着去年去苏州参加教育行走所发的两件带有“教育行走”字样标致的T恤,粉红色和黄色,颜色鲜艳,布料柔软,穿在身上健身跑步很舒服。我告诉自己即使蜗居在小县城,即使回到老家农村,每天都要积极行走。
7月21号,再次看到行走群和公众号里,重温去年《苏州行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现场视频,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伴着空灵的钢琴伴奏,聆听关雨欣老师动情演唱张文质老师亲手写的《行走之歌》,那天籁般的歌声,令人陶醉。去年这首歌被官宣为“ 法定营歌”“全球首发”。如今这熟悉的旋律和歌词,从心底流淌出来,就像一坛香醇的美酒一样,不断在我心里发酵,发酵。
7月21号下午我跟朋友去商场买衣服。夏季商场里衣服都在促销打折,而是我只是陪同。琳琅满目的漂亮衣服丝毫没有勾起我试穿的欲望,恰恰相反,我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自己身上穿着那件与众不同的粉红色T恤就很漂亮。
我对一位导购员说这件上衣看似普通,却很有纪念意义。我转过身去,让她看了看背后的“教育行走”几个大字,她一脸的羡慕。很显然,由于职业不同,她不可能有这种开眼界的机会,报旅游团则另当别论。
昨天,22号,我回老家去给老妈过生日也特意穿了我身上这件黄色的有特殊纪念意义的T恤。
此时此刻,我从早上晨练回来就一屁股,坐在家里电脑前敲下这些有温度的文字。尽管2020年上半年,疫情肆虐,喜欢学习的我被迫居家上网课,丝毫没有阻挡我读书写作的热情。虽然我读写速度还有些缓慢,有待于提高,但是会坚持一直下去。
切,我发自内心的笑了:原来「文舫」就是装饰华美的游艇。
虽然我并不确定当初父母为我起这个名字时,他们是否预见我这辈子将会不断乘坐这装饰华美的游船的方式去拓宽世界,开阔眼界?过一种自由潇洒惬意的生活,但我心里彻底接纳了父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因为这是我无限向往的人生境界。
哼起《行走之歌》这首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之歌,生命之歌,跟着一群群自由快乐的人勇敢地走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