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散文读书

细节打败爱情,那我们就用细节突破难点

2021-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慧子读书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打败爱情,那么我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说上课的时候如何用细节突破难点。

今天是又一次的校际交流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圆》的第1课时,同样是三位老师送教,第1位来自石河子三中,后面的两位来自联盟校的老师。

这次送教联盟活动主场设置在我们自己的学校,第一第二节课的授课班级恰好是自己两个班的学生,安排学生准时入场后,我也进入了认真的听课模式。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是曾经研究过的课题内容,所以在听课中就有更多的思考与质疑。

第1位老师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设置的每一个活动都让人眼前一亮,从课程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备课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并带上直观的模具演示,整个设计过程也是水到渠成,从上课学生的状态来看,理解度也较好。

可能源于本节课内容太多,很多具体的操作实践环节都被演示代替,所以从整体的感知来讲,缺少了学生的自我体悟,认知的深度就有所降低。

第2位老师来自金沟河镇的一位年轻教师,介于本节课的概念繁多,她采用了自学模式,

然后通过简单的学案填空,完成了对概念的认知,后面就是不停的填空练习。感觉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有讲,又好像什么都讲了。通体的感觉是东施效颦,传统的讲授效果似乎都要比这个好的多。

最后一位教师,节奏不快,也能把握到重难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本节授课。

听完三位教师的课,感觉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和学生的有效融合还是做的不够,一节课上不完咱们就分两节课上,不能为了机械的完成而完成,一节课快速完成,后面的练习就要反复的强调,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强化,并且学生的理解总是牵强。

一节好的课听完人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由衷的赞美:课上的好细呀。

我感觉这就是用细节突破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在圆的静态定义上,定义往往是一个判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也是对此判定的生活应用。

动态的定义从学生旧有的旋转入手顺利引出,如果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来理解静态的定义,就可以起到一个逐步分化的目的。比如可以先让学生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籍此体会圆的动态定义,然后反过来问,到圆心两厘米的点有多少个?他们恰好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再画一个同心圆为三厘米的,同样的问题再次强化,然后上升到半径为R的圆,进而学生就可以自己总结出:到圆心0的距离等于 R的所有点组成一个圆,反过来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在同一个圆上,并顺势引入集合。这样的细节处理会使学生的理解度升高,有效的分化难点,后面再追问大于2小于3厘米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哪一部分?这样对内容的理解就达到了深度的层面。


还有对弦的概念的给出,不如让学生在圆周上自己取几点并连接,并告知他这就是圆中的弦,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准确把握两点,第一是线段,第二、线段的两个端点必须在圆上,这些都通过学生自己发现,后面一些基本概念的判断练习,就不需要反复强调了 ,并且与弧的概念要做以区分。

今天的课大多数人对这些圆的基本要素的小概念,没有作为重点,只感觉出来就可以了,前面时间又花的多,后面又没有相应的练习体会时间,所以一节课就匆匆下课了。

所以通体的感觉是难点的突破没有水到渠成。为了要完成任务,所以忽略了学生的体悟。

先慢后快,不着眼于一时,我们要有这种理念与把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