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教育思考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掐尖背后的是什么?

2019-07-31  本文已影响1人  乡村追梦人

掐尖背后的是什么?

提前一年高价签约尖子生,组织高分考生“玩消失”,为抢生源互挖“墙脚”……“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重庆市一些重点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采取多种违规手段争抢高分生源,由此带来普通学校与“超级中学”的生源质量差距拉大等问题,引发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担忧。(新华社)

生源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多的校长深知这个道理,每年的招生季,各个学校会使出杀手锏,会把最优秀的学生招募麾下。掐尖的现象不仅在高中,小学、初中都会有严重的掐尖现象。优质的生源,会让老师容易出成果,能够显出校长管理有方,学校学风浓厚。其实,真正的教育不会发生在这些掐尖的学校。他们的眼中没有教育,教育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一个获取名利的工具而已。他们眼中的教育就是成绩,就是升学率,就是合格率,就是排名。教育已经被他们活生生的简化为分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不是围绕教育而去做,而是围绕提升成绩而作。他们的工作就是想法设法的提高成绩。他们经典的话就是好的教师就是讲什么考什么,考什么讲什么。他们眼中的学生只是一个换取理想数字的工具而已。学校花很大的代价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机器们获得最大的效益。他们所谓优秀的教师,就是优秀的考试教练。这些优秀教师,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的研究考试试题,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考生技能。这些优秀教师的大脑中,教育就是考试。还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们,作为唯一公平的高考,需要的是成绩。有了好成绩,你就是龙,否则就是一条虫。作为农村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好的成绩。他们把工作神圣化,好像他们就是农村孩子的救世主,就是学生们的守护神。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一个班能够深造的有多少人,一个学校又有多少人呢,一个县,甚至全国?大多数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不靠成绩改变命运。他们的读书年代只是作为一个陪衬,除了成绩什么也没有。我们回头看一看身边受过教育的孩子们,他们和社会有什么关系?这些一直要求成绩的孩子,天真的以为有成绩就会有一切。回到社会,发现一切都不是这样。他们不会和人交际,不会思考,不能够融入社会,……教育对于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掐尖背后有什么呢?

掐尖背后对于教育生态的破坏。掐尖会形成恶性的循环,让好的学校变得更好,差的学校的变得更差。很多教育质量一般的学生,随着学生的流逝,老师也会流逝。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老师,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随之下降。掐尖会形成某个学校的独大现象,缺少足够的竞争,不易于教育的发展。掐尖让地区的教育变得脆弱,不能够形成百花齐放的现象。学校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生源的争夺,形成畸形的竞争,塑造畸形的教学观、学生观。

掐尖某种程度限制了老师的成长。掐尖的目的是提高成绩,获得社会效应,获的名利。这样教师的功能就简化为考试培训师。教师几乎全部的能力用在了考试点的研究,很少进行教育研究。老师丧失成为一个完整教师的机会,也不能够体会到真正教育的带来的享受。相反,以成绩高低为评价的环境下,老师会有很大的压力,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自我的提升。如果有所谓的提升,就是考试研究。一个从事一辈子教育的人,只是研究了一辈子的试题,等待老了,除了空虚无聊,还会有什么呢?

掐尖让学生失去了完整的教育。作为重点掐尖的学生,减负的使命就是考出好成绩。学校会配备所谓最好的师资进行考试训练。一切不利于考试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都统统的去掉。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就是真空般的教育环境。整个教育只剩下考试,考试,还是考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一个谎言。等这些孩子走进社会,会猛然发现,什么也不会,与社会格格不入。

掐尖让家长承受更大的教育成本。掐尖让教育优质资源往一个学校集中。为了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优质资源,家长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行转学,进行陪读。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教育成本,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掐尖为社会埋下祸患。掐尖不是正常的教育行为,具有太强的功利性。掐尖表面上对于好学生的培优,其实,也是对于其他学生的歧视。掐尖行为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让很多的学校沦为了差学校,让很多的老师无心教书,让很多的后进生产生。掐尖就如鲶鱼效应中拿走鲶鱼,让鱼缸继续死沉。很多的被歧视的后进生,将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对于这个事情有所反应。作为教育应该是成人之美,而不是让人遗恨。

教育就和庄稼一样,需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为他们的一生发展考虑。成绩只是学生生涯的极小的一部分活动,我们不能够本末倒置。教育是一种改良从善,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有所发展,不仅是成绩,更是身心的发展。掐尖行为没有让我们的教育有所突破,而且还会倒退。可能,我们会培养很多成绩很高的学生,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分的学生最后默默无闻的原因吧。作为教育者,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不要被公里蒙蔽双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