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雨霓虹想法读书

被视为欧洲文学史里程碑的诗歌《荒原》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42人  微微一勺

《荒原》这首诗歌被视为欧洲文学史里程碑,评论家们通常认为它反映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死亡,也有人说《荒原》反映了宗教的“救赎”的思想。 有人在《荒原》里看到了死亡和颓废;有人在他的诗歌里看到了希望和重生。

艾略特的诗歌受到的争议很大,然而他本人从来都不会将自己的意图告诉评论家和读者。或许他的诗歌魅力正在于多变性和开放性。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是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英国。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受新人文主义者欧文·巴比特的反浪漫主义观念影响很深,并走上了象征诗歌的创作道路。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和国教。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从1909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集》、《荒原》、《艾略特诗集》、《空心人》、《灰色的星期三》、《诗选》、《四个四重奏》等。

01. 《荒原》由五部分组成。

诗歌《荒原》的题头里写道“当孩子问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她回答道‘我想死’”。这个题头引自罗马作家的小说,小说里的西比尔受恩赐得永生,然而她忘了求一个青春常在的恩赐,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衰老丑陋。如果没有青春和美好,长寿对她来说其实是一种折磨。和作者艾略特一样,追求美好,或者,选择死亡。

《死亡的葬礼》里作者描写的生命与死亡,《弈棋》里作者展现的华丽与腐朽,《火诫》里刻画的情欲与麻木,《死于水》里表现的贪婪与欲念,包括收尾一部分《雷霆的话》里的迷惘与救赎,都是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的。作者将水比做致人于死地的欲望,又将水比做拯救干涸荒原的甘霖,作者描写死亡和堕落,也描写新生和救赎,在这不完整的表达里,我们无法断言他究竟想讲什么,然而正是这种破碎和彷徨,引起了众多共鸣,这个荒原,正是艾略特内心忧虑、彷徨、迷惘的真实写照。

作者用大量的零碎的毫不相关的意象组成整首诗,段落和段落之间又存在着大幅的时空的跳跃,而破碎和跳跃正是《荒原》这首诗的主旋律。

02.这首被称为“伟大”的诗歌,艾略特真的只是在表达内心对生活的不满和牢骚吗?

艾略特1915年和第一任妻子维芬结婚。然而婚后妻子精神状况却出现了问题,情绪经常大幅波动,导致两个人在婚姻里不堪重负。创作《荒原》的时候,艾略特正处于婚姻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之下,这个时候的他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我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茫然谛视着那光芒的心/一片寂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一个失意青年颓废迷惘的个人心情。

但是他似乎又刻意表现了工业文明和战争对人性和道德带来的冲击,表现了一种西方精神死亡的状态。诗中提到了汽车和马达声导致的堕落的泰晤士河,还有堕落在情欲里的打字员和公务员,表现了当时工业文明对于现代人道德的冲击。

有人说,艾略特表现了一个时代,艾略特本人是否认的。但不可否认,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就是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地区,即使是他的不满和牢骚,也一定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如何面对难以避免的毁灭和新生、精神空虚带来的迷惘、无尽欲望带来的堕落,这就是这首《荒原》的普世价值。这是艾略特的个人在追求的答案,也是整个人类都在追求的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