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岁的时候为什么坚定毕业之后要去工作?
为了摆脱书生气。
19岁的时候上大二,当时就坚定了毕业后工作的信念。虽然当时很懵懂,但是能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短板的,在13、4岁的时候,就会有种感觉。老师、家人在和你对话的时候,会欲言又止,有意无意透露出“他还太小,我先不说”、“他还太年轻,我交给他这些东西恐怕不合适吧?”的眼神;
我是一直很气愤,我好奇、渴望“他们欲言又止的内容”,但是小孩嘛,又不敢跟家长、老师们争吵,要求他们多教教我。于是我就希望“被平等的看待”。
这是故事的起点。通过大学三年的铺垫、努力以及跟家长的沟通,终于在毕业的时候,站在了找工作的人群中。
到了工作中,开始是兴奋的,但是往后会经历真实的工作。
往回看,我选择的路并不轻松,一个臃肿的体制,一个尚未兴起的行业,一个工资不高的企业。
工作中没有兴奋点,得不到成就感。而且,在工作初期,你能发现上司、客户、同事的眼中仍然会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他是个新人”的神态,就像大学时期。好在现在已经过去了。
如何摆脱书生气?
我理解的书生气指的是人在决策、思考的时候,会参考书本内容、已有知识并引经据典。会表现的犹豫或自我。书生气的好处在于理性决策,坏处在于通常希望通过书本来得到答案,性格比较内敛。想摆脱书生气,是想摆脱其中不好的部分,利用书本外的事实、知识提供决策依据,并且希望性格更开放一些。做一个“有流氓气息的知识分子”
这条路不好走,因为你要打翻已有的办事风格及评判依据。很多事情书本中是不会写到的,通过书本这一路径获得速度太慢。
你需要通过沟通、通过其他人的见识来获得评判依据。
举个自己进步的例子:
最近通过一个朋友听到某细分市场发展迅猛,希望做这个细分领域的行业调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上网查已有的行业调研报告啊!
碰了一鼻子灰,网上的调研报告,基本是付费形式的,价格昂贵,抵得上我两个月工资了!
个人很着急,但是却没有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闲聊的时候,我问了一下我们公司的市场专员,结果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答案。
“找这个行业里面排名前十的企业去聊一聊,他们的动向基本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走向”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个方法非常可行,非常迅速,而且碰巧的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面也认识几个排名前十的企业。
我的这个想法,瞬间有了落地的途径。
这在我上学的时候是没法从课本中获取到的。
总结:不光可以通过书本获得你想要的知识通过人也可以。我们要做的是摆脱书本,但又不能完全百图说书本做一个流氓气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