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读书杂家杂谭

读《曾国藩家书》之感《为政篇》

2018-06-12  本文已影响40人  Lindsay語絮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的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了同冶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几十年,其功业是无人可以效仿。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冶军育德。

今天将和大家一起阅读拆解《曾国藩家书》之《为政篇》。

曾国藩为官之道:敬业、坚忍、刚正有主见、执行力强、居安思危

一、为官当敬业,做人要圣贤

曾国藩,清朝名臣,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但他的为官从政之道、识人用人之法,却始终受到追捧,就连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这些叱咤中国的风云人物,也是曾国藩的“粉丝”。

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坚韧之气。说起曾国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清朝的政治作风,政治方面的成就。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褒之者称其为“千古完人”,贬之者觉得他嗜好杀戮,给了他“曾剃头”的绰号。不过,说《曾国藩家书》里体现了中国式的处世智慧,则无争议。

晚清政治黑暗腐败,官员大肆收取三节两寿礼和各种陋规,无品无级的胥吏则完全靠敲诈勒索为生,曾国藩却立志做一个清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说:“如果你们将来做了官,得发誓,除廉俸外,不取一钱 。”

“廉俸”是基本工资加养廉银,当时官员的基本工资很低,几乎不能养家,为了鼓励官员廉洁从政,雍正创立了养廉银制度,通常为薪水的十倍到百倍,比如总督的养廉银约达两万两。

因为这笔钱已经足够养家,所以曾国藩嘱咐弟弟们:“等你们将来升官了,廉俸增加了,就得加倍周济亲戚族党,切不可把钱留给儿子。”

为何?他的解释是:“万一儿子不贤良,钱越多,越容易为非作歹,玷污家声。” 因此,曾国藩让弟弟们发誓,“决不可以做官发财,决不可留银钱给后人”。

曾国藩自己则把扶助亲朋当成了本能。清代的京官很穷,曾国藩当京官十年,每年都要借钱度日,却仍常接济亲友。道光二十三年,他做了一次四川乡试主考,小有收入,立即寄了千两银子回家,嘱咐家人要将其中400两用于接济亲族。

他对人宽和,对家人却约束甚严。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在给诸弟家书中嘱咐道,希望他们不要因为家里有人做官,就仗势欺人,也不要恃才傲物,一定要常存敬畏。

与一般的士大夫看重官位不同,曾国藩懂得进退之道,甚至数次生出远离官场之心。道光二十九年,还在当着京官的曾国藩写信给诸弟,说自己现在的工作“无补于国计民生”,很想辞官,希望弟弟们赶紧长进,自己好辞官回乡、做些实事。

而这一年,距离他创办湘军、成为中兴名臣已经很近了。 曾国藩能有这样朴素的处世作风,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个普通自耕农家庭出身的“凤凰男”,其祖父考秀才数次不中,其父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秀才,在官场没有任何背景。

曾国藩能有所成就,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勤奋、敬业,因此他格外惜福,也懂得回馈亲族和社会。

熟读诗书的曾国藩也有一种圣人情结,他的理想不是做一品大员,而是要做受人尊敬的圣哲。他敬业、清廉、不好女色,乃至善待他人、要求亲友恪守本分,都是出自儒家的思想。

《曾国藩在家书》中蕴含了成熟而厚重的为人处世之道,传统而深刻的人文思想,这才是真正能流传后世的淳朴家风。

曾国藩

二、为官者,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在官场上,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要学会坚忍,不要太张狂,孤傲。否则就会处处寡合,受人排挤,处处不如意。

三、纵观全局,刚正有主见 

曾国藩的家训里有句名言:“凡危机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只有自己靠得住。纵观中外历史,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

人云亦云,遇事无主见的人很难成功。有主见难,能够坚持主见则更加难,  当事情错宗复杂,困难重重时,怎么做才能既内持定见,又不会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呢?

1、遇事时要有主见

不要简单地被事态左右,不人云亦云容易做得到,但不被事态左右则很难。

2、懂得权变

别人开辟洋务运动,好理解,曾国藩是标准的理学传人,儒家知识分子,不懂四学,却能积板开展洋务运动。曾国藩没有这种知识储备,却能大力兴办,就因为心中有主见,是对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这就是变。正是因为心中有定见,让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洋务运动积极的倡导者。

3、源于对人生信仰的追求。

源于对人生追求的坚持。曾国藩所说的定见是对人生信仰的追求与坚持,这是定见的根本。世界变化万千,人生不可能只有顺境,要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困难与挫折,要撑起事业来,要有根本,才不会怕风雨。

4、刚的智慧。

刚不是性格上的刚强刚烈,而是一种临事之刚,入局的刚。强毅与刚腹有别,刚腹是任性固执,自以为是。碰上事,本能反应是自己想的,这是刚腹自用,出于本能很危险。

曾国藩说的刚是自胜之刚,是克制自己,超越自己的刚,与任性相反。他觉得最败人的是傲与隋,“刚’恰好是克服这两点的。刚是克难之刚,是克惰之刚。曾国藩觉得惰性就得用这种刚来克服。庸人的关键的毛病是惰性,“刚’能克。


四、执行力强 

执行力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简单来说就是,执行规划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执行力不但反映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也能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无论是白手起家,自办军队,还是力排众议,兴办洋务,曾国藩都能做到“困而知勉而行”。

曾国藩,“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体现做事风格上有两特点: 一是高效率,雷厉风行。二是高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做事。

例如:栽撤湘军事件。同治三年即1864年6月攻下天京,7月立即栽军,从核心部队曾国荃的部队栽起,立即栽掉一半,然后城内留一半部队守城,另一半开住城外。然后着手在全国范围栽湘军,第二年,栽了二十万,能亲手调动的只剩下6000人了,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执行力强,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

1、要有忠实的行动能力为基础。

2、执行力要有分析与策划能力。

治事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经分与纶合”,这是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详思”是详细的思考,说明他重分析与思考,有全局观。曾国藩的长处是,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3、要有措施与细节的操控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他裁军这件事,看起来突然有风险,能做到指挥若定,得益于细节的安排。

4、行动的原则与底线。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论环境与心情,都会坚持去做。能守住人生底线,也能守住不抛弃不放弃做事的底线,这是他一生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关键。

五、居安思危

曾国藩在给诸弟家书中说道:“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意思是,功名声望,人生是需要的,但是不可以长久依赖着它。一旦你依赖它,它立刻就转化为坏事了。

名利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盛极而衰,甚至会令你的人生功亏一篑。所以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之路走了九十里,不过走了一半,因为最后那十里最难走,也最容易走出岔路。

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他懂得居安思危,为此提出了保身6法。

1、让功于人

安庆是最后一个屏障,安庆是曾国荃打下来的,让曾国荃想不到的是,曾国藩上表对此战论功行赏时,功劳只字不提曾家兄弟,这是做人的品德。

2、裁军

栽撤湘军事件,雷厉风行。

3、早劝弟辞官

当时的战场上,曾国荃最能打,打下天京后,所有矛盾者都集中在他身上。他自己以为是建了不世之功,应该大大的封赏,没想到有人弹核他,说他杀了许多人,卷了金银财宝运回了老家。在这种局面下,曾国藩让他辞官回家休养。

4、曾左不和

一出双簧戏,曾国荃攻下天津后,要论功行赏,大家高兴时,自揭伤疤的是左宗棠,说曾国荃谎报军情。曾国荃气,曾国藩也气,上表骂左宗棠,互吵,吵到慈禧处,她高兴了。

吵得好,内杠了,分裂了,曾国藩不足为虑。互相弹核,这是演给慈禧看,所以,安了慈禧之心。

5、明志

用的是曾国藩家书,与一般内信不同,他的信是生前就刊印,并公布于世的,出版印刷。家书体现忠臣的信仰与精神,广布天下,大家都能看到。这是自明心智,通过家书表明自然,优雅。

6、认真工作

功高盖主时,天下猜测不断,曾国藩栽完军,开始埋头苦干,不管别人怎么说,认真重建南京,惩罚江南官员的腐败,重开考试,选拔留学生。

慈禧的疑心重,唯独对曾国藩信任有加,甚至调到自己身边做直隶总督,猜忌没了,只有倚重。这是善始善终的保身之法,是以柔克刚。

在明天的阅读拆书分享中,我将会为大家拆解读《曾国藩家书》之《教子篇》,敬请期待。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 -《曾国藩家书》

阅读拆书分享第21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