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今天如何做教师杂家杂谭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读书笔记)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558人  161f09651b9e

在《东吴相对论。量子学中的智慧》这一期节目,两位主持人有以下谈话:

        梁冬:有一句话: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你心里面有个方向了,如果是顺风,你就搭一程,不是顺风,你就躲一下。这样,自然最后的结果是,你走到你心里的那个方向去了。

        吴伯凡:万物都包含着不同频率的能量。我们的思维,我们动一个念头,我们的行为,实际上其能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这道理很浅显。你的情绪不一样的时候,你的精气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内在状态动于心而形于外。简单地说,人就是一个能量场,外界也是一个能量场,能量是互相选择的。比如说,你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频率,但某一个频率特别强,你处于某种状态的时候,你是在发射某种频率。你的能量场和另外一个能量场,就会形成某种能量的对接。英国的物理学家大卫。博募把物质产生叫作宇宙舞蹈。就像一个人,你会跳什么舞,你在那个舞场上自然就会吸引到跟你跳同样舞的人。

  梁冬:你是跳恰恰舞的,会有一个跳恰恰舞的跟你说;你是跳伦巴舞的,就会有跳伦巴舞的跟你跳。

  我们学校墙壁上的很多标语都太老套了。我觉得可以选择这句话---“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既新颖,又通俗,还深刻。路是人自己走出来的,你恰好走上那样一条路,认识了那样的一些朋友,日子过成那个样子,是你自己心灵频率决定的,虽然外部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归根揭底是你自己“修”来的,福也是修来的,祸也是修来的。个别例外情况或许也有,但绝大部分人的人生是不会违背这个规律的。我们做家长和教师的,不但自己应该明白这个人生道理,而且一定要让孩子早点明白,否则他们长大只会变成随波逐流的牢骚家。为什么古人那么强调“立志”?立志本质上就是确定人生的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读后感:文章所谈论的话题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王老师所言的,立志还是要趁早,而且要坚持下去。也要去寻找支持你的梦想的“顺风”。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走向实在是太重要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也许会有外界的干扰,但是还是基本上不会偏离航行。但是问题是,就像我自己而言,从来好像就是一只没有方向的船,算是滑到哪里算哪里了,随波逐流。也许像我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代表了相当大的一个群体。那么目标和方向的确立到底是依据什么呢?时间点是如何选择的?

  据我目前的认知来说,个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建立在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上的。而时间节点一般来讲应该是在少年时期,如果在错误了这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更多的困难和茫然的感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家长和教师要有义务来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的道路,选准方向,切勿南辕北辙。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也要考虑孩子自己的愿望,这个方向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也需要十分的谨慎。从《谁谁在起跑线上》和《天骄之殇》这两本书里就反映出了不少因为缺失方向感,或者选择错误,家长过于强势,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结果造成一些悲剧的发生的事情,甚至是那些状元和高材生们!

  第二点,人类整体发展到现在是一个群居社会,形成了很多意识形态的概念和规则,比如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等,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有些是潜意识形态的。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很多也只是一种假象的状态,但是由于很多东西都有每一个成员来执行和遵守,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还有语言习惯之类的,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但是在这个过往中,文化,文明的进步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推动的,那么这些人的能量场是比较大,他们是有特质的人,逐渐扩大影响。从而能够改变历史。比如有领袖气质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等等,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类似的人在我们周围,比如那些拿主意的人,策划的人之类的。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当然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人类都会有选择性的交往,有选择性的信任,不管是你在那个层级,你的喜好,你的特长,一般来说都会有能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有很多时候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刻意去改变自己,自我认知的成长,更多的是需要自身的努力。比如,读书,写作,思考,表达,都会增进你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圈子,在适合你的圈子里生存即可。

而关于人际交往原则问题,最近连岳先生的几句话我是一直比较认可的。

第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 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第三, 被动的去交流,谈论。

这些其实都是符合人们的本性的,《乌合之众》中集体意识对人的影响很多时候是负面的。而按照自由主义的精神,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自由意识,无论他的想法于你是否合拍,或者说不和适宜,主流和所谓的真理吧。原则是不能危害到别人,不能恶意的攻击。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是,每个人的认知的提升还是要靠自己,我们目前的很多做法是过于去干涉和干扰了。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就是在用一种集体意识来代替个人意识。所以造成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的认识水平的倒退,也无从谈起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边际感的培养也是我们国人意识中十分缺乏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