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彼岸首期高研班教育行走一起写吧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2022-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狐

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的工作,也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听课有“套路”。

第一,当然是看学生。课堂上,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的量大概有多少?发言的面是否足够广?哪些环节学得顺利?哪些环节学得困难?下课时,大概有多少学生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看教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哪些学习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是预设的,哪些内容是生成的,哪些环节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节奏、容量是否适合学生?

第三,看教材。教材是否被解读到位?课时目标是否能体现教材的特点,并为实现单元目标有所助益?在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作用是否被充分发挥出来?

听课前,最好根据教案将上述观察点确定好,设计出专题听课的图表,便于在听课中与同伴合作,一起采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这样才能为有效评课做好准备。

评课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的评课是凭着经验就课论课。从课前准备、教师教态、学生常规到教学效果等等,面面俱到。不过,从听课者角度而言,听课中要获得这么多信息是不现实的。面面俱到,就意味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第二个层面的评课是专题性的评课。不管是评论某个教学环节,还是做整堂课的概览,都紧紧围绕研究主题来探讨。

第三个层面的评课是再构式评课。首先基于采集到的课堂信息,做系统梳理和分析,由此找出不足。再围绕研究主题、教学目标,对不理想的教学环节设计做再构。这里的再构不是指简单地提建议:下次这个环节还要开放一点,让学生主动学习;下次那个环节要基于学情来设计……所谓再构,是要设计出新的教学步骤,假如指导学生归纳文意做得不理想,那么先要找出不理想的原因。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比如第一步要读课文,第二步要圈划关键词句,第三步要给出相应句式,第四步组织学生多形式地操练。听取同行这样的再构对职初教师非常重要,对进行再构的成熟教师而言则是重要的锻炼业务能力的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